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中岩山巅望层峦始祖故事久流传
本报记者张琼

  在渭滨区石鼓镇孙家庄村有一座中岩山,当地人称其为“尖山”。中岩山离市区较近,从石坝河街道出发,沿石陵路车行约20分钟便可到达,是周边群众踏青赏花的好去处。3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中岩山,探访石碑、古钟和山间流传的炎帝传说。
  中岩山为何叫尖山?在中岩山生活了十多年的庞师谈道:“中岩山山势骤然凸起,山底大而圆,山顶小而尖,山峰尖锐,如同锥形,故而也被叫作‘尖山’。”山脚下有一块石碑、一座大门,石碑阳面书“中岩山”三个大字,碑阴为中岩山记,记述了中岩山北临渭水、南依天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陡峭挺拔、山峰尖锐的山势特点。大门为三洞过庭式建筑,高约10米,上有楹联“步炎帝后尘游尖山仙境神魂缥缈,听陈仓夜话观中岩秀景心旷神怡”,楹联内容透露此山与炎帝故事有关。
  攀登中岩山并不费时,约40分钟便可登顶,但山路颇为陡峭,石阶陡立,并有左盘右拐的“之”字形山道,颇为考验攀登者的体力。山顶古建内有一口沧桑古钟,钟身上刻着“尖山大钟重修记”,诉说着此处的不凡。站在山顶眺望远处,只见秦岭起伏苍茫,白云浮在山间,村庄点缀在山脚下,给人心旷神怡、景色壮阔的观感。登山过程中,山坡上松柏翠绿,苦糖果树开出粉色花朵,一丛丛绿草冒出,让人感受到林间萌动的春意。
  炎帝传说为中岩山增添了人文魅力。相传,炎帝神农氏为给族人治病,遍尝百草,苦心研制医药,曾多次途经、踏访中岩山,并在山上采草药、尝百草。炎帝最后一次登天台山挖草尝药时,误尝了毒草“火焰子”,最终断肠身亡。后来,人们将炎帝尝百草的故事广为流传,以示纪念。
  采访当天,中岩山脚下的孙家庄村人正在忙碌,修路人忙着扩建提升通往中岩山的道路,村民忙着侍弄苗圃和菜地,河边的山桃花迎风绽放。庞师说:“中岩山最好的赏景时节在五月,届时山上槐花盛开,橡树林也翠绿了,每到周末不少游客都会前来登山游玩。”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