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路中学教师用心上思政课场景
陕西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周建华为宝鸡高新一小学生讲思政课
“老革命”给相家庄中学师生讲述革命故事
市朗诵艺术学会志愿者走进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为孩子们上演情景剧。 “创新教学方法,课堂形式百变。”“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更容易吸收。”“思政课变得越来越鲜活。”……说起思政课五年的变化,宝鸡实验小学校长崔婷这样总结道。
崔婷总结的变化,不仅是她个人的主观感受,更是多年扎根教学一线的教育人客观理性的观察和研究。五年来,我市大中小学校的教育人持续深化思政教育改革,不断扩大思政“朋友圈”,画好育人“同心圆”。
站稳主阵地锤炼“硬实力”
“2023年全国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名单公布,我市金台区西街小学思政课教师戢燕入选,全市仅此一人。”……日前,看着教育部公布的这条喜讯,戢燕激动得半天睡不着觉。
戢燕的思绪回到了五年前的2019年3月18日。那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这些话语,我市思政课教师牢记心间。
自此,思政教育改革的新变化每天都在上演。金台区西街小学校长任炜至今记得,许多学校原本由语文教师或者班主任兼任的思政课教师,已经由市教育局领导、县区党政领导、校长以及其他思政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等担任。不少学校还纷纷组建了自己的思政“梦之队”。宝鸡中学的“梦之队”不仅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校领导,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的高才生。宝鸡高新第一小学的“梦之队”开启了课题研究模式,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研究成果入选教育部优秀课题名单。金台区西街小学的“梦之队”发起了雁行工程,助力戢燕等年轻思政课教师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各级领导带头讲思政课,带动着思政课教师纷纷“卷”了起来。渭滨区新建路中学副校长侯兆云回忆说,五年前思政课属于小学科,课程大多由语文老师或者班主任兼任,课时常被大学科挤占。如今,思政课变成了专职思政课教师的“天下”,再也没有人抢占过思政课时。“抢”回主阵地之后,思政课教师为了站稳主阵地,总会邀请其他教师给自己“挑刺”。在挑出一根根“刺”的过程中,我市思政课教师站稳了自己的主阵地。
站稳主阵地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只是起点,他们更想要的是锤炼“硬实力”,让自己的课程更精彩。校级、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五年来,思政课教师参加过无数次思政大练兵。不少思政课教师回忆说:“思政课教师这些年不是在练兵,就是在去练兵的路上。”多年的大练兵使得我市大中小学校的思政课教师百炼成钢。如今,思政课教师即使没有提前备课,也能上出一节高质量的思政课。
善用新方式走好“长征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如今,摆在当代思政课教师眼前的“长征路”是如何上好思政课,如何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我市教育人用实际行动给出的答案是:培育创新的思政人,铺开创新的思政路,打开创新的思政门。我们不妨看两个镜头:
镜头一:“同学们,我们今天玩一个看视频猜电视节目的游戏……”日前,在宝鸡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一堂思政课上,思政课教师秦亚美用一种新方式开始了自己的思政课。游戏很对小学生的“胃口”,他们争先恐后地猜出答案:“新闻联播”“中国诗词大会”……
看到学生们来了兴致,秦亚美又给孩子们播放了一条视频。视频里的卡通人物跳出来说:“我们是人类心灵的窗口——眼睛,我们要抗议,看电视伤害了我们……”
卡通人物的抗议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不过,秦亚美没有立即说教,而是抛出了问题:“我们怎样安慰眼睛,又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学生们辩论之后,集体给出的建议是:少看电视、控制看电视时长……
镜头二:“1980年以前,我国村民是怎么治理的,是不是村民自治?”在学习完《民主管理:共建美好生活》一课后,一位学生向思政课教师陈治儒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我们今天学的是1980年以后的村民自治。这位同学立即想到了1980年以前的村民治理方式,可见他非常善于思考。”陈治儒一边表扬提问的学生,一边主动“示弱”说:“我没有做这方面的调查研究,要不然大家结合政治和历史教材做一个深入研究?”
作为宝鸡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陈治儒怎会不知道答案?不过,他更知道他的“示弱”会有意外之喜。果然,学生们经过两周查阅资料、分析讨论后,不仅清晰地列出了1980年以前的村民治理方式,还逐一分析了不同治理方式的管理特点和意义。此外,学生们还在陈治儒的鼓励下将研究成果整理成文,并在专业杂志上发表。
类似这样的创新教学方式,在我市大中小学校中还有很多。五年来,我市教师放下严肃的面孔和照本宣科的说教模式,用有热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新方式,让思政课有趣有料、有滋有味。
广交新朋友碰撞“新火花”
“大思政课”之所以“大”,是因为它是一门社会大课、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善用“大”的资源、汇聚“大”的合力。如何善用“大思政课”呢?我市教育人探索的新路是:广交新朋友,碰撞“新火花”。
宝鸡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是我市教育人广交新朋友的一个见证。该联盟以宝鸡教育学院、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总牵头单位,以宝鸡中学、石油中学、渭滨中学等学校为联盟校单位。“成立联盟意味着所有教育人被纳入了思政教育的‘朋友圈’。”宝鸡中学副校长么慧芳解释说,联盟打通了学段束缚,破解了大中小学思政课“马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窘境,构建起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体系。同时,联盟还打破学科间隔,变“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实现所有学科全覆盖,形成时时、处处、人人讲思政的新格局。
除了教育圈的人,我市教育人还主动走出去广交社会各界人士。你瞧,离退休老干部、市朗诵艺术学会志愿者走进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为孩子们上演《小萝卜头》《王二小》《红岩魂》等情景剧,以艺术为媒,引导学生跨越时空与革命先辈对话。宝鸡高新中学将思政课搬入军营,邀请全副武装的战士给学生们上思政课。课堂上,战士上演了飞跃铁丝网、跳火圈等“特战”动作,讲解了旋翼机、装甲运兵车等特战装备,将家国情怀注入学生心田。五年来,我市大中小学校邀请消防战士、医务工作者、爱心志愿者等社会各界人士,从不同角度讲思政,在全市形成学校、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
宝鸡高新第一小学校长刘武宏介绍说,除了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思政课外,近年来我市教育人还把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宝鸡植物园等本土资源和各类时事热点等纳入思政课“朋友圈”,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以研学旅行的形式丈量脚下的土地,思考社会新变化,让思政课变得既有“血”又有“肉”。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五年来,我市思政人在思政教育改革这条创新之路上,不断扩大思政“朋友圈”,锤炼“会讲理”的教学素养,铸造“能服众”的教育气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引导大中小学校的学生扣好人生成长之路上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