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政法专刊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特稿
第07版:文 化
第08版:文 化
标题导航
|
眉县城区地热能供暖项目入选
今年市区12条道路将进行雨污分流改造
春季追肥忙 丰收有希望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闲置房变身体育用品加工厂
高频事项线上办 掌上办事更方便
昔日废料场 要变小游园
千帆竞发势如虹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春季追肥忙 丰收有希望
——陕西宝鸡麦田春管见闻
新华社记者 刘彤 邵瑞
徐徐的微风轻柔地拂过连片的麦田,和煦的阳光洒在绿油油的田间……惊蛰过后,正是关中平原麦田开展田间除草、促苗由弱转壮、严防病菌虫害的关键时期。农民们在麦田奔走穿梭、辛苦劳作的背后,是他们对“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的希冀与渴望。
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彪角镇上郭店村的连片麦田里,凤翔区凤巢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党安杏,正和几个社员一起在田边查看微喷灌管的出水流量。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让他们在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刻,不能有一丝马虎。
一边默数着渗入小麦根部的水滴数量,一边计算着用水总量,党安杏“忙里偷闲”与记者攀谈开来:“合作社1300多亩小麦的适播期,应该在每年10月15日左右。但受强秋淋天气影响,这茬小麦播种推迟了十多天。这些麦苗更需要人们精心地守护和关注。”
今年六十岁出头的党安杏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他对去年秋季播种的小麦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时常到田边查看麦苗生长情况、了解分蘖数量,翻看土壤墒情、计算基本苗数……像对待孩子一样,用心地照料,让这片土地上小麦的长势“后来居上”。“目前麦田的平均单株分蘖超过了两个,每亩小麦总茎数也超过了74万株,次生根生长也基本正常,实现弱苗转壮。”他说。
党安杏告诉记者,最近是小麦返青、拔节前重要的生长节点。“这两三天,我们要用水肥一体化设施完成‘以水带肥’,每亩灌水20方、追施液氮等复合肥,确保一、二类苗比重明显增加是我们的目标。只要措施得当,亩产1200斤并不是难事。”他说。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在陕西省岐山县故郡镇冯家村,岐山县智农家庭农场负责人冯云亮和社员们在田间除草、病虫害防治的现场来回奔忙。
冯云亮说,惊蛰过后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关键时期,需要人们时刻关注麦田的苗情、虫情。“近来由于气温回升较快,苗情转化积极,小麦快速生长的势头令人满意。”
冯云亮介绍,今年,他们种植的1050亩麦田全部进行了微喷灌改造,确保可以将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直接输送到根部,节约了水肥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记者从宝鸡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3年全市以冬小麦为主的夏粮播种面积285.06万亩,通过苗情调查、分析,目前全市一类苗田120.3万亩、二类苗田133.4万亩、三类苗田27.9万亩。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春宝鸡气温整体正常,降水偏多,‘倒春寒’与小麦抽穗扬花期相遇概率较大。只要防虫保粮、增施水肥等措施得当,宝鸡冬小麦有望再获丰收。”宝鸡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海斌说。(新华社西安3月15日电)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