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政法专刊
第04版:本市新闻·公益广告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文化
第07版:交通运输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御史故里”扬清风
用好声音为家乡放歌
新年俗里的文化味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麟游县九成宫镇蔡家河村——
“御史故里”扬清风
◎本报记者罗琴
“这里有城址遗址,这里是明代监察御史蔡敬的家乡……”麟游县九成宫镇蔡家河村,因距今约4000年以上的古城遗址而充满神秘色彩,更因其世代传承弘扬孝善勤廉的家风而美名远扬。近日,记者来到蔡家河村,探访这座传统村落的文化故事。
城址遗存“说”过往
正月的麟游县城洋溢着新春的喜庆,从县城驱车向西约3.5公里,就到达蔡家河村。只见家家户户门前干净整洁,多处墙壁上有古诗词以及村规民约,文化味儿满满。
在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秀秀的带领下,记者沿西北方向的小路上坡,很快就到达城址遗存之地。这里看起来平平无奇,与普通梯田无异。同行的村民马成义介绍说,这里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缓坡状。东为断崖,断崖下为蔡子沟河,西为台塬,北至山顶。
“由于长年风雨的剥蚀,残存的城墙东西长度只有100米左右,宽约6米,高约1.7米。依断崖而建的这一城墙,为东南—西北走向,夯层夯窝已经不很清晰。”马成义说,考古人员还曾在城址西北端发现了一座陶窑,在陶窑内采集了龙山文化的陶罐残片。考古专家据此推测,这个城址时代不晚于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年以上,应是宝鸡地区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城址。
“御史故里”倡清廉
麟游县旧志记载:“西十五里有明御史蔡敬墓。”蔡家河村距旧县城正好十五里,正是明代监察御史蔡敬的家乡,也是明代蔡氏家族的居住地。
蔡敬为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举人,自幼热爱读书,经过刻苦努力考取举人。他为官清廉正直,因政绩显著被提升为监察御史。蔡敬在巡视期间,宦官弄权,祸国殃民,无人敢言,但他毫不畏惧,上书请求罢免,同时拒绝对方送来的重金说情。蔡敬为官期间,常与普通百姓一起,参加田间劳作,闲时教村中的后辈读书认字,深受村民尊重。在离任返乡时,蔡敬两袖清风、一无长物。“蔡敬的这些事迹被村民口口相传,其勤廉精神世代传承,形成了今天蔡家河群众孝善勤廉的村风,也传递着麟游人民淳朴忠厚的民风。”王秀秀感慨地说。
在蔡家河村,一块刻有“清风浩荡”的巨石十分醒目,四周环绕4块“孝善勤廉”家训石,一旁的墙壁上绘制了20余幅廉政人物事迹图,采用大型描金石刻浮雕的表现形式,刻画出明代监察御史蔡敬“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的形象,时刻警醒村民始终保持孝善勤廉。王秀秀说:“作为‘御史故里’,我们村上也吸引着各地党员前来学习,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交流家风故事、齐家心得。”
孝善勤廉扬村风
“我们村上年年评选孝老爱亲典型,涌现出几十名道德模范,这项道德建设活动,有力地推动全村形成孝善勤廉的良好风尚。”王秀秀介绍,为了进一步弘扬蔡敬孝善勤廉的好家风,蔡家河村将家风传承融入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中,村民向善向上的主动性更强了。
村民赵会侠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20余年如一日,老人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每当有人去看望时,老人都禁不住夸儿媳妇孝顺,帮她捡回了这条命;村民丁远萍照顾下肢瘫痪的丈夫15年,毫无怨言,她常对人说,只要这个人在,她的主心骨就在;优秀党员罗新民利用农闲时间,把村民召集在家风廉政广场上,主动当起了宣传员,他为村民讲蔡敬的故事、讲家风的传承,一遍又一遍;还有村民魏芳云、崔会琴,他们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学,每年放假回家,孩子们都会主动为村里的其他小孩子义务辅导学习……说到村上的好人好事,王秀秀总有说不完的事例。
“我们村上还开设了道德讲堂,坚持每周为大家讲家风故事,希望用更多身边事来感染身边人,让良好家风潜移默化带动村风民风。”王秀秀说。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