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标题导航
|
实施369个市级重点项目
宝鸡下站遗址入选
“花式”迎客过龙年
公交出行基本畅通
全天作业保障出行
坚守一线浴“雪”奋战
清理冰雪除隐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凝心铸魂担使命 奋楫扬帆新征程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
宝鸡下站遗址入选
本报讯(记者祝嘉)2月2日,由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陕西省考古学会主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承办的“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宝鸡下站遗址等6个项目入选。
下站遗址位于宝鸡高新区磻溪镇下站村,地处秦岭北麓、渭河南岸的台塬之上,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2020年、202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文物局组织联合考古队对下站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清理祭祀坑、房址、灰坑等各类遗迹,出土大量马、牛、羊等祭祀用牺牲,玉器、铁器、青铜车马器,以及砖、瓦、瓦当等遗物。202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陈仓区博物馆联合对遗址进行了第三次考古发掘。
秦、汉两代在古雍地(今宝鸡)先后设置了鄜畤、密畤、吴阳上畤、下畤、北畤五个国家祭天场所,合称“雍五畤”。据《史记》记载,渭河南岸仅有一处畤,即秦宣公四年(公元前672年)所设的密畤。下站遗址正位于渭河以南,出土的“密”字陶文明确了此处即为密畤。
密畤一直延续使用到西汉晚期,前后长达六百年,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先秦至西汉时期性质最为明确、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国家祭天遗存,为研究此阶段祭天礼制及其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其他入选“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分别是:清涧寨沟遗址、韩城陶渠春秋京邑遗址、汉唐漕渠与昆明池遗址、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北城墓地、神木杨家城城址。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