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蟠龙塬:廉士故里龙盘踞
毛丽娜
  龙年春节即将到来,以“龙”命名的蟠龙塬,因其有趣的地名文化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蟠龙塬不但历史悠久,且多有掌故与趣闻。1月17日,记者来到蟠龙塬探古迹、访名胜。
  蟠龙塬位于市区东北部,俯瞰地形如蟠龙,故名“蟠龙”。中国人崇尚龙文化,蟠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飞天的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状。在古代传统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在桩梁上、天花板上的龙称为蟠龙。
  关于蟠龙塬的得名,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久远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一条龙飞落这片土地,龙呈弓形斜着盘落于塬上,从西南到东北盘踞。并有龙头、龙心、龙尾,龙头就在蟠龙山,龙心在卧龙村与龙耳村合并后的龙新村,龙尾在龙尾村。相传,龙为当地百姓带来了丰收和吉祥,蟠龙便成为这片土地的美好象征,代表着神秘、吉祥和富饶,这个美丽的传说为当地增添了一份传奇色彩。
  “蟠龙塬还是明末清初三朝元老党崇雅的故乡。”金台区蟠龙镇人车永利说,清康熙年间的“党阁老”党崇雅就出生于蟠龙塬,是影响很大的宝鸡历史文化名人。他三朝入阁为相,主持编撰了清朝第一部法典,著有《鹃失啼》《图南草》等一批诗词和书法碑刻,民间称其为“党阁老”。我市一位作家曾留下诗作:“贾村塬边蟠龙山,一介廉士出其间。顺势应时修清律,辅国兴邦保民安。”
  不同年代的县志也印证了蟠龙塬地名的由来。1764年《宝鸡县志》载:“蟠龙山,在县东五里,尾拖千陇,首注金陵,势如龙蟠。上有堡寨,系党太保里居。”蟠龙塬因塬之西南角蟠龙山而得名。1922年《宝鸡县志》记载:“蟠龙山,在县东五里,于西平原尽处突起一峰,形如龙蟠,故名。上有党太保崇雅故宅。”
  蟠龙塬为初春时节赏花胜地,尤以油菜花知名,故有“油菜花海”之美誉。花开时花瓣随风飞舞,与远山黛瓦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悠然画卷。阳春三月踏青到此,有蜿蜒曲折的步道、古朴典雅的建筑、生机盎然的层层梯田,让人感到这里的田园之美。站在塬边,市区全貌尽收眼底,一拨拨年轻人搭起帐篷,打起欢快的非洲鼓,享受大自然与淳厚民风的浪漫。
  当地群众更是对蟠龙塬感情深厚。车永利说:“我们祖辈一直生活在蟠龙塬上,这里的故事传说伴随着我们成长。顺着传说,我们想象着古代传说中龙的形象,家乡地名文化令人自豪。”蟠龙镇人大主席白博说,蟠龙塬不仅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名,更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为让更多的人了解蟠龙塬,近年来,镇上先后策划了故事会、文化展览、美食节等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吸引了市民及外地游客。镇上也致力于将蟠龙塬打造成一个集旅游、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特色景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宝鸡的历史文化。如今,蟠龙塬正以其独特的地名文化和自然风光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访。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