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工会专刊
第04版:科技创新
第05版:广而告之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公益广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绽放革命激流中的信仰之花
用炽热的心努力生活
今年的好书,哪些你会重读?(三)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乡镇干部张婷推荐《宝水》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本报记者段序培
一次偶然的机会,乡镇干部张婷读到了女作家乔叶的《宝水》。这本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最初吸引她的是印在封面的那句话:“在更高的天空,有鸟在飞。在更远的山谷,有风吹过。而在更深的地下,有水正流。可以想象这水流到地面上成为溪成为河的样子,在此时的日光下,一定是金光粼粼。”
于是,某个周末忙里偷闲的午后,阳光温暖和煦,张婷“大快朵颐”地开始了久违的阅读。她回忆道:“那天不知过了多久,一抬眼窗外竟已暮霭沉沉,很久没读过那么熨帖心灵的书了,就像是寒冬腊月吃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大烩菜,胃里舒坦,眼里起雾。也像是某个村子跟我相识很久的知心大姐,坐在暖炉旁,手上织着毛衣,话着家常,唠的都是村里角角落落的事儿,说的都是匆匆忙忙耕作的人。”
这本书没有宏大的叙事,而是温润如水地叙述着太行山深处宝水村里的人、事、物,浸润着美丽乡村独有的人情味、烟火气。“人在人里,水在水里。活这一辈子,哪能只顾自己。”宝水村没有快节奏生活,没有熙攘的人群,只有村子里不起眼的人们,发散和衍生出诸多清新鲜活的故事,大量丰饶微妙的隐秘在其中暗潮涌动,如同涓涓细流终成江河。书里人物很多,除了青萍、老原,还有德高望重的九奶、泼辣爽朗的乡村干部英子……就是这些朴实的人物构成了一幅乡村的生活画卷,让宝水村变得鲜活灵动了起来。它有美丽、有世俗、有落后,更有创新、有变革,现在的宝水村面貌早已日新月异,是人人想要守护的美丽乡村。青萍正是在与这些村民朝夕相处中,被乡村美好的青山绿水和人情世故治愈了,她也终于懂得当年奶奶挂在嘴边的那句“人情似锯,你来我去”,渐渐地与曾经的生活和自己和解了。张婷的心也跟着乔叶的文字一起被熨平了褶皱,同时也被这方广阔的天地深深地治愈。
张婷常年扎根在秦岭深处的凤县,她经常走访入户,与村民打交道。读这本书时,很多个似曾相识的画面扑面而来,她也时常被村民的纯朴和热情感动得掉眼泪:“有时是刚进屋一缸子冒热气的罐罐茶,有时是一个雪天里炕边被炉子煨熟的烫手红薯,有时是厨房顶上挂了一整年舍不得吃但非要塞我包里的那块油亮的五花腊肉,有时是专门留在后院里的香甜的牛角南瓜……”张婷坦言,只有把自己当作一粒盐,充分溶化在乡村的方方面面里,村民才能把作者当成自己人,才能贴近乡村的骨骼去生长、去发现、去理解,才能用田间地头上发生的事情来记录一个美丽乡村的厚重。就如《宝水》这本书36万字527页的内容,如若不是深度参与,由表及里,由点及面,多时段沉浸式地“泡”在乡村,感受村庄和村民最真实的烟火气,是写不出如此细致入微、深入骨髓的故事的。
看完这本书,张婷更加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无数普通人的努力。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