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报忧也是担当
孙海涛
  党中央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中办通知中专门有这样一句话: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这句话给各级干部明确了一个事实——报忧同样是担当。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仅今年以来,从宁夏重点排污单位自动在线监测弄虚作假案,到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孙述涛被中纪委点名“为谋求个人进步搞经济数据造假”,再到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党组书记、主任李晋平因“为捞取政绩纵容、支持经济数据造假”倒在了退休前夜……这些事例说明,以报喜不报忧捞政绩者大有人在。
  为何热衷报喜?是因为这些人的政绩观出了问题,认为功劳簿越厚升迁路就越宽。不可否认,每一位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领导干部,其实都希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于任期为党为人民多做出些成绩,助推本地经济发展速度快一些,再快一些。然而,如果眼睛只盯着报喜而忽视了报忧,这和烙煎饼的过程就是一个理儿,铆着劲儿加大火只烙一面,煎饼早晚会焦煳的。
  煎饼焦煳了是小事,但耽误了经济发展大局就是大事。尤其在调查研究中,报忧中可有大文章。一方面,这是实事求是思想的回归,有利于发现并辩证思考现实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也促使领导干部能够加倍认真地回头看失误,在客观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中“求”出“是”来。更重要的是,当基层报忧实例在上级案头集合起来,就更易于上级发现其中的共性问题,继而为下一步针对性制定科学有效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客观地说,一个人、一个单位,甚至一段时期的工作有问题或失误是在所难免的。只报喜不报忧,与其说是怕给上级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怕影响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项目的工作评价,怕影响个人的提拔使用,还不如说其实质是一个“私”字在作怪。不要小看了这种私心的破坏力,有许多就是在掩盖问题中腹痛,在回避矛盾里发病,在“形势一片大好”时倒下的,这难道不值得各级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充分重视并引以为戒吗?
  正色谏言是调查研究的目的,苦口危言是治病救人的药石。从“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的角度看,报忧这种政绩更可贵,更有担当,也更值得去实践。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