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逐梦”宝鸡乡间
咱们村里的年轻人

    杨艳妮在农家乐门店前向粉丝发起邀约

    韩建斌在制作泥塑

    马瑞妮为扶风农产品直播带货

    张志龙和曲子班成员为乡亲们表演

  ■本报记者 张家旗
  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广袤的西府大地,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实现青春梦想。
  他们身份不同。有返乡创业者,有驻村干部,有“农二代”,也有瞄准“三农”话题的城市有志青年。
  他们方向不同。有的投身传统农业,有的传承非遗文化,有的进入新媒体赛道。
  他们性格不同。有的沉稳踏实,有的热情大方,有的风趣幽默,有的直率活泼。
  他们在乡村迸发激情,在乡野逐梦,在乡间展现自我价值,他们用现代的思维发展传统产业,带着朝气蓬勃的闯劲冲向广阔市场,成为乡村振兴路上不可或缺的年轻力量——
  到农村去当新农人
  11月28日清晨6点多,天还一片漆黑。
  陇县东风镇兴中村的陕西关中奶山羊夏家湾良种繁育场总经理李博起床了。洗漱完毕,他从厂里宿舍匆匆走出来,赶在早晨7点踏进了羊舍。
  墙上的温湿度计显示,羊舍温度为10摄氏度,湿度为45%,在正常范围内。李博随手拿起一些草料,检查了一下饲料配比,挨着看了一圈奶山羊,已经到了上午8点半,天也亮了起来。李博这才来到食堂,匆匆吃了早饭,又连忙和技术人员随机抽取部分羊的粪便和血液进行检查,然后又为怀孕的羊做产检。一套流程还没全做完,已经到午饭时间了……
  这是李博返乡创业以来的日常。一年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吃住在繁育场。
  1990年出生的李博曾在西安一家企业做营销。前些年,李博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羊乳制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2015年,李博经过多次考察,决定返乡创业,养殖奶山羊,成立羊乳制品的配套企业。他认为,要做就要做好,就要规模化、科技化,做行业的标杆。
  当年,李博用自己的所有积蓄和亲戚的资助,再加上银行的贷款,从外地引进300多只奶山羊,在东风镇兴中村办起了奶山羊繁育场。
  然而,因为奶山羊水土不服,加上技术不过关,初期引进的300多只奶山羊都不怎么精神,产奶率也低。半年后产下的200多只小羊羔中,死亡近50只,剩下的发育也很慢。
  这让李博很受打击,但他很快调整思路,第一时间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上门指导。在李博的诚意和热情下,西农大的专家在繁育场调研20多天,帮助改进了饲草配方,指导引进了更加优质的种公羊,还教授了李博人工保育羊羔的专业技术。
  很快,李博的繁育场迎来第二拨羊羔的降生。这次生产了350多只羊羔,存活320只以上,繁育场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从此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现在,李博的繁育场已经建成标准化羊舍14栋、挤奶厅4座,成为集关中奶山羊保种、改良、推广、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标准化养殖场,年产奶量达1000吨以上。李博本人也从一个养殖“小白”,变为奶山羊养殖高手,先后跻身“宝鸡市十佳新型职业农民领军人才”“宝鸡市十佳人才”行列。他参与制定了十二项奶山羊养殖宝鸡市地方标准,还被省农业农村厅聘为奶山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
  乡村振兴,青年人是重要的推动力。特别是随着农业转型升级的深入,需要一批有头脑、有远见、有闯劲的年轻人在乡村大舞台大展身手。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他们提供了创业、立业、报效家乡的机会。
  眉县的杜瑶返乡创业,承包肉鸡养殖场。不料,第二批肉鸡遇到疫病,亏损6万元。这一刻,杜瑶深刻理解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在眉县畜牧站帮助下,杜瑶进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畜牧兽医专业学习。学成归来后,杜瑶调整思路,引入新的科学技术和智能系统养殖,对农场现有养殖技术进行更新,不断拓展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智慧种植。2019年,杜瑶的家庭农场建成西北地区第一家现代化全自动养殖基地,完全做到“一人一厂”,只要在电脑上设置好参数,生产、饲养等环节都会依据电脑数据运行,比传统养殖更加高效,更加安全。
  “目前,我们彩玲家庭农场肉鸡年出栏可达100万羽左右,年生产有机肥10000吨,还有果蔬种植园16亩,智能化温室大棚2座。”杜瑶说。
  我市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中,注重发挥青年人的优势,并在政策上予以保障和倾斜,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乡间“撸起袖子加油干”。
  陈仓区慕仪镇齐西村的齐昆刚走出大学校门就报名参加职业农民培训,成为全市最年轻的高级职业农民。他不仅流转了800亩地种粮食,还托管了周围三个镇3万多亩良田,成为名副其实的种植大户。
  岐山县故郡镇的杨欢欢怀揣对现代农业的热爱,返乡创业后成立了岐山县极飞植保现代化农业合作社,组建起自己的飞防服务团队,为群众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进行飞防服务,作业面积累计65万余亩。
  扶风县的张斌在城关街道八岔村建起宝鸡豆花泡馍标准化生产基地,创新研发出预包装豆花泡馍,通过电商和餐饮加盟连锁的形式,把西府美食卖到了全国各地。
  ……
  这些“85后”“90后”,用新知识武装头脑,用新技术服务农业,用新思想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增收,成为站在当下、面朝未来的“新农人”代表。
  用新农具唱新农歌
  农业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新农业也呈现出新特点。年轻人回乡务农,不再像父辈那样挥舞头,而是大量使用新农机新农技,手机也变成一种务农助农富农的新农具。
  天气逐渐转冷,位于麟游县九成宫镇丰塬村的沃土茗园农家乐却依然宾客满座。许多客人进门就说:“总算见到小杨真人了,来尝尝小杨介绍的美食,看看小杨拍的美景。”
  游客口中的小杨,是33岁的村民杨艳妮。2021年,她开始以“麟游小杨”的网名,活跃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刚开始,杨艳妮只是简单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美食,面对镜头时她还有些不适应,讲话声音小,形象也比较生硬、不自然。后来,杨艳妮不断给自己打气,也有意识地根据观众反馈,慢慢调整自己的姿态和声音,还添置了收音、剪辑的设备和软件。慢慢地,她的视频越做越好,出镜也越来越自然大方,就像和观众面对面聊天一样,将内容娓娓道来。(下转第三版)    李博检查奶山羊健康状况

    杜瑶在养殖场内工作

    韩飞龙(右)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帮助村民清理柴垛

    张斌展示他的豆花泡馍产品

  (上接第二版)随着粉丝量不断增长,杨艳妮的视频内容更加广阔,除了展示自己的生活外,她还将镜头对准了田地里劳作的乡亲、乡村里的美景和县城的市井烟火。这些内容又不断吸引着新的粉丝关注,激励她的创作更加精良,形成了一个视频生产的良性循环。
  当年9月底,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杨艳妮被朋友推荐,参加了由省果业中心举办的“全省秋季千名水果网红短视频大赛”,去渭南市大荔县参加大荔冬枣的助农活动。她为冬枣拍摄的视频获得评委一致认可,斩获大赛二等奖。这让杨艳妮十分惊喜,一片崭新的天地在她面前展开。
  “原来通过我的镜头,可以为乡亲的农产品带来这么大的帮助!”杨艳妮说。随后,她开始将更多镜头转向麟游县的田间地头,向粉丝们介绍本地特产,收获了不少好评,许多粉丝都在视频下方留言,询问购买渠道。
  去年10月,杨艳妮受邀为丰塬村盛禾果业合作社做助农宣传推广销售工作。在她的视频推动下,该合作社当年产的2万多公斤苹果很快售罄。因为多次义务助农和宣传推广,杨艳妮被麟游县文旅局授予“麟游县文旅代言人”荣誉称号。
  底气更足的杨艳妮,决定发挥短视频优势,做出更大的事业。今年7月,由丰塬村盛禾果业合作社投资的沃土茗园农家乐正式开业,杨艳妮负责经营。她平均两到三天就会发布一条视频,介绍当地美景和农家乐的美食,不少周边省市的粉丝纷纷驱车前来“打卡”。截至11月,农家乐已接待游客3万多人,营业额近50万元。
  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像“麟游小杨”一样,以地名作为前缀的视频制作者有很多。他们以不同风格和内容的视频在网络平台上“争奇斗艳”,吸引粉丝对“三农”的关注,用“新农具”在农村播种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创新,让农业有了生命力,让农村有了吸引力,让农民有了新活力。
  “扶风妮子”其实不是土生土长的扶风人,她是从杨凌嫁到扶风的媳妇,但她对扶风的热爱一点也不比本地人少。“扶风妮子”本名马瑞妮,今年34岁,因为工作经历,了解了不少扶风本地文化和典故。2021年,她和朋友合伙创业,在扶风县城开设了以本地特色为卖点的西府美食餐饮店。开业不久,几位朋友前来吃饭,随手拍摄了一段视频发布到网上,没想到一夜爆火,吸引了不少观众来店里“打卡”。马瑞妮说:“别人给店里拍摄的视频都能火,我为什么不能自己拍呢?”
  从此,她开始用手机推广自家店里的扶风美食,同时推广自己了解到的扶风历史典故和文化,粉丝量稳定增长。一个偶然的机会,马瑞妮来到扶风县杏林镇菊花村拍摄,看到村民们种的红薯卖不出去,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拍摄并发布了一条介绍菊花村红薯的短视频,没想到短短两三天,该村数万吨红薯就被各地客商抢购一空。
  这让马瑞妮大受鼓舞。从此,她的视频多了一项内容——宣传推广当地农特产品。几次拍摄下来,效果都非常出色。在扶风县有关部门的组织下,马瑞妮作为推介人,参加了许多省内外的展销会,在台上自信大方地介绍扶风特产,她还荣获扶风县农副产品推荐官、扶风县形象宣传大使等称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像“麟游小杨”“扶风妮子”这样的“乡村网红”在我市不断涌现。这些年轻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又回农村,知农事、懂农业、有情怀,有了他们的参与,农业是鲜活的,农村的故事更感人,而当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农村,新农歌会越唱越响亮。
  接传承棒当“守艺人”
  广袤的乡村中除了有广阔的农田和壮美的风景,还有着传承数千年、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瑰宝”,点缀着华夏文明史和艺术史。近年来,许多年轻人义无反顾坚守乡村,当好千年遗响的“守艺人”。
  11月25日下午2点多,凤翔区糜杆桥镇西白村西府曲子班开始排练了。
  这次排练的是《丁兰刻母》,这出戏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唱过了。前段时间,曲子班才将唱词重新整理,开始尝试着排练起来。排练中,24岁的张志龙有点儿忙,他一会儿弹三弦、一会儿吹笛子、一会儿又拉起板胡,转过头再一看,他竟然还唱了起来,而且样样都不赖……
  张志龙出身于西府曲子世家,是西白村西府曲子第七代传承人。决定在守护好这份千年瑰宝的同时,他也发现了西府曲子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没有标准化的曲谱,有些唱词已经过时,老一辈艺人年龄偏大……”一个个问题撞在张志龙胸口,重沉沉;
  “如何把千年古曲传承好?如何让它永葆青春?如何带领曲子班守正创新?”责任感让张志龙肩头,沉甸甸。
  张志龙首先对乐器进行扩充。在保证三弦、板胡、二胡和笛子地位不变的基础上,加入扬琴、琵琶、小堂鼓等中国传统乐器,在不影响古韵的同时,极大增强了乐器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张志龙还加大了对老曲目的抢救性整理。他们将许多停唱已久、濒临失传的经典老曲目重新整理,重新编排,力求让老一辈记忆中的经典在新舞台上重新唱响。同时,张志龙带领曲子班的成员,对表演中的一些细节加以丰富和调整,让舞台表演更有氛围感,更有感染力。
  在守住老腔调的同时,张志龙也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将唱词中不符合时代的描写,更换为符合群众生活的语句。比如西府曲子《画纱灯》,老唱段中多有“南极仙翁”“八仙庆寿”等赞美神佛、祈求上天保佑的唱词,在排练中,张志龙将这些唱词统一删掉,新加入了“秦穆公”“萧史弄玉”“苏东坡”等和凤翔有关的人文典故,一经推出,就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张志龙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西白村西府曲子班带来了新的活力,几乎次次演出,都能赢得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甚至受到央视邀请。截至目前,张志龙已经带着曲子班连登五次央视舞台。
  文化传承是农村的根,乡村振兴中文化守护与传承是重要的一部分,青年人的参与及争当“守艺人”,让这种血脉得以延续,给农村文化带来希望与活力。
  在西白村热热闹闹唱响西府曲子的同时,不远处的六营村里,也有32岁的年轻人韩建斌用新思维守好老手艺。
  韩建斌出身于艺术世家。外公胡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凤翔泥塑的杰出代表;母亲胡小红是凤翔泥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韩建斌大学毕业后起先在上海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工作稳定,收入也很高。但从小看着外公捏泥巴长大的韩建斌,对凤翔泥塑的感情像火一样炽热,像海一样深沉。他的毕业论文,就是以凤翔泥塑为选题。在上海工作时,韩建斌也总想着,用自己的专业为凤翔泥塑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最终,他选择遵从内心的感情,返回家乡,传承凤翔泥塑技艺。
  其实,一开始家人并不支持他的决定。胡深老人捏了一辈子泥塑,不想让女儿再吃这份苦,但胡小红坚定决心,传承了胡深的衣钵;胡小红选择了吃苦,但她不想让儿子再体验老一辈的艰难,可是再苦口婆心,也难抵儿子心中的热爱。韩建斌毅然决然地接过接力棒,成为一个泥塑艺人,胡小红也逐渐放下心结,将祖传技艺倾囊相授。
  韩建斌一心扑在泥塑上,不断加强学习、苦练技艺,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传承好凤翔泥塑这门古老的艺术。这些年,韩建斌与母亲胡小红携手完成凤翔泥塑老造型的复原作品167件,同时创作出新作品80余件。他还积极带着泥塑“走出去”,先后与多个行业合作,让凤翔泥塑“画”上衣装、“活”在游戏、“坐”在商场。2020年,韩建斌通过对新材料的不断研究,革新了凤翔泥塑的颜料及保护层,创新了倒模、合坯等技艺,并研发出独特的凤翔泥塑灌浆技艺。
  创新的脚步从未停下。今年,韩建斌先是与商业公司合作,创作出“工程狮”“程序猿”等新作品;随后又主导开发了凤翔泥塑DIY材料包,将泥塑白坯、画笔、颜料、教程等打包装进手提盒,还将视频教程转成二维码附在盒内,极大地方便了凤翔泥塑的传播广度。到目前,DIY材料包已售出5000多套。
  有了年轻人的传承,这些令人自豪的老手艺,在新时期散发出更为耀眼的光芒,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的魅力。
  振兴有我农村有为
  扎根基层,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当好乡村发展的领头雁,在乡村振兴路上书写青春答卷。
  这是我市越来越多青年人的选择,他们用行动喊出“振兴有我,农村有为!”
  太白县王家堎镇和平村地处宝鸡和汉中的交界处,是个人口稀少的小山村。2017年9月,一个27岁的年轻人背着行囊,走进这座小村。他叫韩飞龙,是派驻到村里的第一书记。
  韩飞龙还记得他第一次来村里报到时的场景:村委会还是简陋的木门木窗,已经70多岁的村委会主任,因为不会使用电脑,还得认真地在纸上用尺子画表格。村民家中普遍条件不好,村里也没有上规模的产业,穿村而过的红岩河上,只有一两座木板搭的简单吊桥,每走一步都晃晃悠悠的,十分危险。
  韩飞龙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吓倒,而是放下行囊,从一户户走访群众开始,从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开始,一点点为群众鼓劲加油,和班子成员谋划产业发展,带领大家努力干、加油干,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善生活。
  和平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动人的传说故事,境内还有褒斜古栈道遗址,韩飞龙就争取资金,建起点将台广场和栈道文化墙,吸引游客前来游玩;村民过河不便,韩飞龙就协调县上有关部门,修好两座结实安全的水泥桥;村上没有支柱产业,韩飞龙就引来了富硒灵芝种植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最近,村上又引来了客商,建起林麝养殖场,吸引外出村民回流,帮助村民增收致富……两年复两年,一期又一期,一晃眼,韩飞龙已经在和平村当了6年第一书记,但他依然没有给自己设下归期。
  “这里就是我的家,我要让村民过得更好!”韩飞龙说。
  现如今,和平村早已大变样。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路两旁都是太阳能路灯。村里干净了,产业兴旺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韩飞龙用自己的行动,交出了年轻人对乡村治理的答卷。
  当然,年轻人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李博们曾遇到的资金压力,比如杜瑶们经历过的动物疫病冲击,比如杨艳妮、马瑞妮们遇到的不理解和讽刺,又比如文化传承人因为年轻没有经验,在市场里的迷茫……还有一些共性的问题,是所有在家乡创业的年轻人感到困扰的——首先是年轻人的回流问题。韩飞龙所在的和平村,目前只有8名40岁以下的村民常年留在村中;和韩建斌一样专业从事凤翔泥塑的年轻人,在六营村两只手就能数出来。其次是产业集群效应尚未形成,那些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几乎都是“孤雁”,很少有同龄的创业队友或是合作伙伴,无法抱团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再次是多数年轻人欠缺资金和人脉,也不太研究政策,只能凭借一腔热血和冲劲打拼,从而制约了发展脚步。最后,由于宝鸡地理环境限制,造成平原县的创业年轻人较多,山区县的则相对少,发展不平衡。
  这些问题,有的已经发生,有的已有征兆,也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团市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为这些年轻人提供培训和指导,为他们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在这些年轻人的带动下,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李博组织成立“山羊卫士”技术服务队,每年技术指导奶山羊养殖户100余户;杜瑶先后指导营头镇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建成全自动肉鸡养殖基地,培训240多名农民工实现就业;杨艳妮所在的合作社今年苹果产量30万公斤,带动周边400多名村民就业;韩建斌主导开启了“农户+合作社泥塑”发展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同时与20余家相关团体建立长期合作,开展非遗研学游学活动,并积极推进“凤翔泥塑走进校园”,进一步提升凤翔泥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年轻的朋友们大有可为!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