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10月22日,本报编辑记者在陈仓区坪头镇安平沟拍摄古橡树。 岐山县周公庙门前1300岁侧柏 五丈原诸葛亮庙内“结义槐” 渭滨区高家镇槐树岭村800岁古槐 ⑥陈仓区新街镇庙川村1310岁白皮松(资料图) ⑤凤翔区南指挥镇南指挥村800多岁皂荚树(资料图) 本报记者 胡宝林 袁炳权 安伟东 于虹 邓亚金
每一棵古树都是生命的传奇,每一棵古树都是动人的故事,每一棵古树都是年轮书写的立体史记。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抑或一个地区来说,古树更有着非凡的意义:古树是古老历史的证明,是生态文明所达高度的表征,也是安康、和谐、幸福生活的象征。
宝鸡是炎帝故里,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古树是宝鸡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者,也是新时代宝鸡发展变化的见证者。
自2021 年9 月起,为展现宝鸡古树风采,生动讲述宝鸡人爱护古树的故事,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生态宝鸡、美丽宝鸡建设,宝鸡日报编辑记者开始了《寻找宝鸡古树》的视频拍摄报道历程。到2023年11月6日,25个月时间,拍摄团队跋山涉水,拍摄播发了100期古树视频报道,为100多棵宝鸡古树留下珍贵影像,让一个个动人的护树故事得到传播。
在寻访、拍摄古树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古树难以替代的价值、保护古树的巨大意义,更为宝鸡拥有这么多古树、众多古树被悉心保护而自豪。今天,让我们回眸这100期报道,去更全面地领略宝鸡古树的风采吧!
神奇古树越千年
宝鸡历史悠久,2770余年建城史为宝鸡留下众多人文古迹,与之相伴相生的,是散布于城乡的那些傲立上千年的神奇古树。
宝鸡古名陈仓,至德二年(757年),唐肃宗更陈仓之名为宝鸡。至今,宝鸡得名1266年。白皮松是宝鸡的市树。陈仓区新街镇庙川村有棵白皮松,1310岁,高30米,胸径132厘米,冠幅17米。这棵古老的市树,见证了宝鸡1266年发展的历史。在今年举办的全国“双百”古树名木评选中,这棵白皮松被评为最美松树之一。
麟游县城附近的童山上,有两株千年银杏树,其中一株高近30米,两棵树遥遥相对,当地人将它们称为“银杏夫妻”,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岐山县周公庙,坐落在周原古卷阿,初建于唐,后重修多次。庙门口耸立的三棵古木,远近闻名。其中一棵槐树树围约5米,高6丈有余,树形奇特,历经1700多年,仍枝繁叶茂。旁边的两棵侧柏,植于唐代,距今1300余年,老枝曲折,直指天空。其中西侧的古柏上有一明显的斧痕,史载唐末黄巢起义军向凤翔进军,风翔节度使郑畋在形势危急下遣司马唐宏夫率重兵隐蔽于周公庙,唐宏夫率伏兵出击前曾砍此柏以誓军,砍伤的柏树不久后便干枯,但随后又奇迹般复活,如今斧痕犹在。
在太白县黄柏塬镇皂角湾村有棵千年银杏树,雌雄一体,甚为奇异,被当地人称为合欢树、鸳鸯树,它也被评为全省“有故事的古树”之一。生长在陈仓区坪头镇林光村的一棵侧柏,名林光侧柏,又名“烈马柏”,已有1000多年。
这些古树穿越千年岁月,环云耸翠、浓荫遮天、弥足珍贵。
名人古树传佳话
在宝鸡还有一部分古树,与历史名人有关。这些名人与古树之间的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也是后人对历史名人的情感寄托。
在眉县横渠镇的张载祠内,有一棵张载亲手栽植的桧柏,这棵树高9.3米,树围3.6米,近1000岁,被原林业部命名为中华名树。细看此树,纹理盘若蛟龙,遒劲向天,两根树干,一根枝叶葱茂,一根秃如铁掌。据历史记载,明朝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关中大地震,此树严重受损,虽如此,但它依然顽强生长。到现在,这棵树历经沧桑,依然傲立天地间,充满生机。
凤翔区东湖景区古柳遍布,不少树龄都在百年以上。矗立于湖心君子亭畔的,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粗壮古拙,气势威猛。这棵“左公柳”是清光绪二年(1876年),爱国名将左宗棠奉朝廷之命赴新疆抵御沙俄入侵,凯旋途中路过凤翔府时在东湖边所栽众多柳树中的一棵,只有这一棵保留至今,因此被人们称为“左公柳”,也称“得意柳”,距今已有147年历史。距“左公柳”不远处,还有一棵林则徐手植柳:1842年,林则徐被流放到新疆伊犁,途经凤翔府时在东湖边栽种了许多柳树,仅有这棵留存下来,树龄已181年。
在宝鸡高新区磻溪镇杨家店村有一棵800多年的银杏树,据传此树为丘处机所植,因此又称“国师手植银杏”。
睹“树”思人,每棵古树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将一直流传下去。
文化瑰宝耀古今
古树不仅仅是自然资源,更是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我市的众多古树名木中,像岐山甘棠遗爱勤廉教育基地内的甘棠树、五丈原诸葛亮庙中的“结义槐”等,都闪耀着浓浓的文化色彩。
岐山县刘家塬村有棵甘棠树,树前有一组召公为百姓断案的雕像。相传召公当年体恤百姓,将公堂断案搬到了田间甘棠树下,搭草庐处理事务,累了就在树下休息,渴了饿了就摘甘棠果子止渴止饥。其亲民爱民、勤政简朴的作风感动了老百姓,人们就像对待召公一样爱护甘棠树,甘棠遗爱的典故千百年来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据当地村民介绍,最早的甘棠树三人环抱不住,1936年一场大风将其刮倒,现在的甘棠树是老树刮倒后发出的新树。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当下,这棵甘棠树也就成了我市传承廉政文化、加强廉政教育的一个教材。
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
庙内有棵600多岁的参天
古槐,人称“结义槐”。这棵
古槐长相奇特,主干部分三
根枝杈分而又合在一起,然
后在高处又分开往上长,有
两根交叉向上,形成了汉字
“义”的形状;下边三分杈合
在一起。人们由诸葛亮联想
到三国时期,将其寓意为刘备、关羽、张飞三结义,所以就叫它为结义槐。人文历史古迹与自然奇观互为映衬、相得益彰,更加突显了一种文化色彩,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一棵棵具有鲜明文化色彩的古树,承载着我们的历史、文化,在今天,它们仍在为我们建设文明、和谐、美丽家园作着自己的贡献。
古树悠悠寄乡愁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与古树休戚与共,古树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心灵深处最美好的记忆、最难舍的乡愁。
岐山县凤鸣镇北郭村董天太家院内,一棵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百岁皂荚树巍然屹立。据老人讲,1913年,他的祖父从村子北边的凤凰山上挖来一棵皂荚树苗栽到了小河边,这棵树苗茁壮成长,几年后便开始挂果。在那段物资匮乏的岁月,树上的荚果成了全村人用来洗头、洗衣服的“奢侈品”。改革开放后,人们不再用荚果洗衣服洗头,但董天太却牢记祖父教诲,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这棵皂荚树。这些年,老人的子女在西安、咸阳成家立业,想把他接过去一起生活,但老人却不愿长住。老人说:“几天看不到院里的皂荚树,我心里就发慌。趁着身体还硬朗,我要尽心尽力把祖辈种下的皂荚树护好管好。”
凤翔区槐林寺村有一棵300多岁的皂角树,这棵树是村子世代更替的历史见证。许多村民幼年时在树下玩耍、乘凉、听故事,长大后背井离乡外出求学、务工,回家最先进入眼帘的就是这棵古树。2021年春节期间,几位村民发起护树倡议并组织募捐,大伙你100元、我200元,最终筹得善款1.3万元。在家过年的20余位村民,自发来到树下拌砂浆、立围挡。几天时间,保护古树的树坛就砌好了,古树周围焕然一新。村民们欢喜地为它披上了红绸缎,并立碑纪念。一棵皂角树,一脉乡土情。朴实的村民,尽己所能,守护村上的这棵老“宝贝”。
渭滨区高家镇槐树岭村800岁古槐,金台区西关街道太平堡村200岁古槐,扶风县午井镇高望寺村500岁古楸树……我市这些乡村古树历经风风雨雨,见证了历史,更寄托着人们的浓浓乡愁。
古树延续着生态根脉、民族文脉。通过寻找宝鸡古树的编辑记者的镜头、文字,通过党报的全媒体传播,它们的故事为更多的人所知,让更多的人了解、珍视古树的价值,更加自觉地投身到保护古树的行动中去。
今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保护古树名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宝鸡人已经做了许多工作,还应该继续努力做更多的工作。
保护好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古树名木,把它们健健康康留给后代,是每一个宝鸡人的责任。这,不仅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子孙后代负责。
图由本报记者组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