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交通运输
第04版:政法专刊
第05版:科技创新
第06版:教育周刊
第07版:文 化
第08版:本市新闻
标题导航
|
中秋节里的宝鸡味道
尝百味团圆月饼
听廉吏中秋故事
闻街巷丹桂飘香
游古道月亮村落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听廉吏中秋故事
本报记者张琼
凤县凤州署戒石坊
中秋节前,记者来到凤县凤州镇凤州村的凤州署,推门而入,仿古建筑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颇有清代建筑之美。现今的凤州署是按照《新修凤县志》(清)中手绘的衙署图,在原址上复建起来的。196年前的中秋夜,禁烟英雄、清代政治家林则徐就曾在这里度过,并写下诗词《中秋夜宿凤县署斋与方六琴明府饮得诗二首》。
禁烟英雄林则徐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凤县的呢?1827年秋,略阳地区连降暴雨,发生了水灾,时任代陕西布政司的林则徐去略阳查看灾情,途经凤县。林则徐去略阳赈灾的事,资料有记载:“道光七年七月,略阳大雨连绵,嘉陵江水猛涨,八渡河、玉带河泛滥成灾,城及民房冲毁。同年八、九月,代陕西布政司林则徐来略阳勘灾后,给城内居民增加一月口粮。”在此背景下,42岁的林则徐路过凤州并留宿,恰逢中秋佳节。
那个中秋夜晚,天气很好,林则徐诗记:“良宵难得晴如昼。”天上挂着一轮满月,屋舍被青山环抱,凉凉的露水挂在桂树上。桌上放着简单的饭菜,与好友在月色下相聚小酌,聊着聊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亲近,让人沉醉在这美好的中秋月夜里。彼时,林则徐一边被中秋明月和山间景致所抚慰,一边又担忧着略阳的灾情,这不禁让他想起一个人——陆游。陆游号放翁,一生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命运,心系百姓疾苦,陆游曾在大散关击狂胡、草军书。想到这里,激发了林则徐的壮志,写下诗句“明朝大散关前路,匹马题诗忆放翁”。到略阳后,林则徐给居民增加粮食,妥善安置灾民,勘察选址修建城池,用切实行动践行着心中的爱国爱民情怀。林则徐一生禁鸦片、除匪患、兴水利、重海防,是一位史家称颂、百姓爱戴的好官员。
“在凤州署读林则徐的诗词,想象他在这里过中秋节、写诗词的情景,别有感触。”凤县人刘娟在游览凤州署时说。如今的凤州署是宝鸡市廉政教育基地,多处建筑、楹联展示着廉政文化。戒石坊上“公生明,廉生威”六个大字,告诫为政者要公正、清廉。在一房屋廊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朴素易懂的楹联,向游览者传递着廉政、爱民的寓意。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