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新兴产业园全貌
办事群众用手机扫码进行干部作风评价
正在建设中的标准化厂房项目
工人对厂房内部进行粉刷
在啤酒生产线项目现场,工人在上桶。 ■本报记者王玲
工地上,一个个项目热火朝天地建设,穿梭其中的身影,或施工、或服务,脸上写满奋斗的喜悦。
今年以来,扶风大地处处呈现大干快上、追赶超越的喜人景象:全县200个重点项目建设快马加鞭,6200余名干部“扶务员”助企营商,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奔跑。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在全市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观摩综合评价中居第1位。项目建设加速跑
8月18日,记者在扶风县年产10万吨精酿啤酒生产线项目现场看到,新建的厂区时尚大气,桶装酒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进行灌装;库房里,包装好的啤酒整齐摆放着。
“看,这是我们的瓶装啤酒生产线,一小时生产12000瓶。这款桶装啤酒主要针对餐饮、酒馆、烧烤等客户,性价比较高。”宝鸡无时闲青年酒业有限公司行政经理仝维涛对记者说。
据悉,这个总投资11亿元的项目,去年8月份才开工建设,今年7月已经接订单发货了,不到一年便建成投产,这就是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扶风加速度”。
今年,为了推动项目建设,扶风县专门成立了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工作专班,紧紧围绕项目谋划、服务保障、营商环境优化、招商引资、项目入库纳统等环节,精准发力、闭环管理、高效推进。聚焦全年200个重点项目建设,坚持能开尽开、早开快开,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选派41名年轻干部到项目建设一线实践锻炼,28名经验丰富的科级干部到征地拆迁、环境保障一线攻坚克难。他们建立了周研判、月调度、季观摩机制,发布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通报5期,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2次,集中开工项目57个;举办重点项目观摩会1次,现场观摩项目11个。紧盯未开工和进度较慢的重点项目,由县“两办”督查室、县考核办和县发改局,通过下发督办函、现场督查等方式,促其早开工、早建成。上半年,全县5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5.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6.3%。200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7.5%。比亚迪汽车线束生产线、年产10万吨精酿啤酒等56个项目建成投用,116个项目高于序时进度。
扶风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及路网配套项目,是该县实施的东扩工程之一。该项目今年2月份开始建设,于7月28日封顶,目前正在砌墙、粉刷等。项目现场生产经理崔兴东告诉记者,县上各级对这个项目特别重视,为了项目早日建成,专门修了路,做好各种配套,而且基本每周相关领导都要来现场检查。“我管理过很多项目,但是没有一个地方对项目的重视程度像扶风这样。”崔兴东说。
县上在抓好在建项目的同时,还通过招商引资加强存量引进。为此,今年该县举办第六届“扶商回家”线上恳谈会等各类拜促活动35场次,由县级领导带领7条产业链招商分队分别赴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开展招商活动21次,累计拜访重点企业80户。全县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88个,实现到位资金118.14亿元;引进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40个,其中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个。
当好助企“扶务员”
投资5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是近年来扶风县引进的投资规模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该项目的落户,不仅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更对加速壮大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为确保该项目的建设进度,扶风县提供了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服务,项目2月才开工建设,6月10条线束生产线就已开始试生产。据悉,仅项目一期就可带动就业上万人。县上全力做好用工服务保障,由县人社局牵头成立比亚迪项目招工专班,在前期做好县内招工的基础上,为解决企业即将面临的用工困难,组建6支招工小分队,奔赴杨凌、武功、岐山等地进行宣传推介,现场动员。如今,已经为比亚迪线束工厂招工1630人。
如果说,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硬基础,那么营商环境就是软保障。一流的营商环境就像放水养鱼,能促进企业更好地成长、发展。
今年,扶风县为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的效度、速度、精度和温度,把优化服务作为改善营商环境的首要任务,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扶务员”政务服务品牌,在全县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扶务员,事事都见扶务员,时时都有扶务员”的理念,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的“一对一”服务,推动优惠政策直达快享,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不断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打造更优政务服务体系和最佳营商环境。
有了比亚迪这一龙头带动和众多“扶务员”的共同努力,扶风县的新兴主导产业队伍日益壮大。据了解,台州吉克汽车产业园项目、赛易德汽车部件生产制造项目、忆科新能源电动汽车熔断器管壳项目等13个汽车零部件上下游产业项目即将落地。目前,日产40万支动力锂电池生产、汇通汽车零部件、维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项目正在积极对接。
同时,该县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将95个相互关联的“单项事”整合形成企业开办等18项“一件事”,完善优化政务服务平台1638项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事项办理时限压缩到原来的81.46%,“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98.90%,以优良作风倾力打造24小时不打烊“扶务员”品牌。
此外,县上围绕“六最”(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营商环境,高标准打造特色亮点。“一照多址”改革、知识产权质押、中介超市交易都实现“零”的突破。上半年,网上中介服务超市项目成交5个,成交金额32.8万元。《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按“方”抓“药”专治“疑难杂症”》工作经验被《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第183期刊发。
作风咋样“码”上评
“请您用手机扫这个干部作风评价二维码,对我的服务进行评价。”近日,在扶风县政务大厅,前来办理营业执照的企业主李先生通过扫描干部作风评价二维码,对窗口办事人员进行了评价,并在意见建议栏提了建议。
这个“码”上评就是扶风县在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中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群众只需扫描在各办事窗口设置的干部作风评价二维码,便可对全县83个镇(街)、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干部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和作风建设进行评价。
“以前也让评价,但是当着他们的面,我也不好意思说‘不满意’啊;现在这个好,在手机上填,有什么意见我就可以直接写上。”李先生说。
扶风县作风建设专班负责人谈起设立“码”上评的初衷时说:“窗口单位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和‘第一线’。在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中,我们聚焦机关效能治理,紧盯窗口单位干部作风,突出让群众来监督、来评价,倒逼党员干部转作风、提效能、优服务。”
据悉,自今年4月底实行干部作风“码”上评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2360人扫描干部作风评价二维码,收集作风评价980条,下发干部作风问题“整改函”16份、“提醒函”5份,实现了作风评价“全覆盖”,群众监督“零距离”。
干部作风是推动发展、优化服务的“硬保障”。扶风县坚持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信访维稳“四个一线”吃劲岗位锤炼干部作风能力,11名选调生参加乡村振兴合力团,41名科级干部到项目建设一线攻坚克难,98名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信访维稳一线实践锻炼。县上聚焦高质量发展,举办各类“擂台赛”10期,76名干部通过现场“比拼”同台“竞技”的方式,比实绩、比思路,找差距、补短板。
百舸争流正逢时。如今,扶风全县上下勇立潮头、聚势转型,正以高质量为发展的主基调,努力谱写建设“三县五区”(现代农业强县、新型工业强县、文旅融合强县,优势产业集聚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绿色发展样板区、幸福乐业宜居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