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蟒寺村一隅 白蟒寺村农产品交易中心的忙碌场景 “新修房儿美又高,屋脊梁上晒花椒。莫把真情当假意,莫把沉香当柴烧……”8月14日,循着一段清亮、淳朴的凤县山歌,我们来到凤县平木镇白蟒寺村。徽派建筑风格的民居依山沿路而建,院子里晾晒着喂养林麝用的桑叶,盛开的百日菊和月季点缀着静谧村庄。白蟒寺村临近太凤高速公路平木出入口,林麝养殖和高山冷凉蔬菜为当地支柱产业。此外,白蟒寺村为省级文明村,村庄文化绚烂多彩。
地名故事颇神奇
“8月中旬,白蟒寺村村民正忙着摘豆角、晒桑叶、照顾林麝幼崽等。”白蟒寺村党支部副书记赵娅虹说,这时节林麝刚度过育崽期,需精心喂养和观察,架豆等高山蔬菜正值成熟期,村民忙着采摘、售卖。
问及白蟒寺村村名由来,年逾六旬的村民李平说,白蟒寺村村名与白蟒传说有关。相传秦汉时期,这里林深草盛,山里的飞禽走兽常来村落里袭扰村民,村庄山沟里有一条白色大蟒,常咬伤上山砍柴或采草药的人,甚至吞食孩童。村民想把这条大蟒捕杀,但无能为力,于是周边乡亲纷纷搬离这里,村子也逐渐衰败了。一日,有位侠士路过这里,听说白蟒伤害村民的事,便持剑将白蟒斩杀。为感谢这位侠士,村民在山头建起一座白蟒寺,并将当地命名为白蟒寺村。白蟒被除以后,迁走的乡亲也陆续搬回村庄,这里人气逐渐兴旺起来。李平说:“白蟒寺附近有一个大磨盘,传说就是用来堵蟒洞的。”
另外一种地名传说,在清代凤县知县朱子春、训导段澍霖所著《新修凤县志》中有记述:白蟒寺,县东一百三十里。相传久旱时有金甲神乘白蟒来,立雨,故建。
《凤县志》村落遗址部分记载,白蟒寺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与秦汉居住遗址,出土文物有红色细泥及夹沙陶罐、盆、鬲、石斧、铜削等。可见,数千年前就有人在这一带生活、繁衍。
采访间,孩子的笑声将人的思绪拉回现在:几名孩童正在篮球场打球,村庄文艺骨干在擂打社火鼓,妇女们制作着漂亮的花馍和鞋垫,农人穿梭在菜园里摘豆角——俨然一幅乡村美景图。
村庄文化亮点多
白蟒寺村村景颇有文化味儿,彩绘文化墙、孝文化故事巷、农耕文化广场、老人幸福园、村规民约宣传墙……乡村的民居墙、巷道、闲置空地被合理利用,变成村庄文化的宣传阵地。
“这两面彩绘墙画着当地两大宝贝——高山蔬菜和林麝。”听着赵娅虹的介绍,我们看到居民墙上有两幅高约8米的彩绘。其中一幅画着一名推独轮车的小男孩,独轮车里装着大白菜、卷心菜、黄瓜等当地蔬菜。另一幅画着两头林麝在村中悠闲漫步,村庄山水也被画入其中。村干部介绍,巨幅彩绘是今年邀请网络涂鸦达人“罗飞的鸦”绘制的,内容结合当地产业,成为村庄一景,也是外地游客的拍照打卡地。
走在乡间道路,还能看到“扼虎救父”等孝文化故事墙。“红白喜事勤俭办,铺张浪费不划算。尊老爱幼睦邻里,诚信友善促和谐……”在白蟒寺村广场的文化墙上,村规民约被悬挂在醒目位置,供村民常读常看。
到村广场宣传政策、进院坝讲故事、在农户家中传技艺……白蟒寺村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活动颇有文化味儿。村里组织新思想志愿宣讲小分队,来到村民家中用“小故事”讲“大道理”,以接地气的方言俚语宣传政策、法规。同时,挖掘村上的乡贤能人加入,借助乡贤力量了解乡亲们的困难和需求。当得知蔬菜抢收人员紧张、林麝养殖技能缺乏等问题,镇村干部组成一支志愿服务队。从6月下旬到8月中旬,队员们在菜园子义务帮村民收架豆、辣椒等。同时,服务队每个月组织举办林麝养殖技能培训班,邀请村上养殖能人给大家讲经验,受到乡亲们的好评。
在互帮互助风气影响下,村上涌现不少好人好事,好村风、好民风日渐形成,并成为白蟒寺村的亮点文化之一。今年69岁的二组村民魏生发被村民唤作“不拿工资的金牌调解员”,老魏为人厚道、思想活跃、能说会道,村上谁家有矛盾,老魏就上门好言劝解,化解矛盾。此外,老魏常年义务打扫篮球场、村街道、排水沟等地。有人问他:“你又不是保洁员,为啥打扫公共卫生?”老魏乐呵呵地说:“我辛苦一下下,换来这场院干干净净,值。”
蔬香麝香满田园
“太凤高速公路平木出入口设在村里,运输成本降低了,蔬菜交易量增长明显。这十来年,村民出行发生了巨变。”白蟒寺村党支部书记刘文涛感慨道。随着高速公路通到村口,白蟒寺村的蔬菜香气和麝香飘得更远。
白蟒寺村一带昼夜温差大,蔬菜口感好,平木高山冷凉蔬菜颇受市场青睐。行至平木镇蔬菜交易量最大的地方——白蟒寺村农产品交易中心,这里建有农产品加工厂,可实现蔬菜分拣、清洗、烘干、包装一体化。一辆辆大卡车通过高速公路来到这里,将白蟒寺村及周边村庄高山冷凉蔬菜运往西安、宝鸡、汉中等地。以前交通不便,运输问题成“老大难”,现在运输成本下降,利润增加了,种菜的人越来越多。
白蟒寺村村文书户小明说:“现在村上几乎家家种菜,还有四分之一的家庭从事林麝养殖。目前村上林麝存栏1545头,今年产幼崽400多头,镇村与多家公司签订销售订单,林麝养殖已成为村上强有力的支柱产业。”80后青年铁晓军2007年回到家乡,开始养殖林麝,如今盖了50余间林麝圈舍,存栏20多头。谈及打算,铁晓军充满信心,准备扩大养殖规模。与养殖户交流后得知,当地林麝养殖发展势头较好,但也存在养殖方式传统、新技术普及率较低、种源更新不及时、疫苗缺乏等问题。养殖户希望得到更专业、更科学的技术指导,尤其在林麝疾病防治方面需技能培训。
不论是林麝养殖,还是高山冷凉蔬菜,对白蟒寺村村民来说,这两个支柱产业都萌发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青山绿水滋养下开出的产业之花。故而,白蟒寺村村民格外爱护青山绿水,“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被写入村规民约,也融入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