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融资担保公司获陕西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先进单位和最佳银担合作贡献奖
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中层干部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资料图)
工作人员深入企业送优惠政策
工作人员调研汇峰农业公司经营发展情况 本报记者 刁江岭
“改革是一把破解难题、增强发展动能的‘金钥匙’,扫清了前进道路上体制机制障碍,打开了工作新局面,让全体员工分享到了改革成果,激发出了新活力。”宝鸡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融资担保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刘辉说,经过三年国企改革,市融资担保公司理顺了体制机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了业务流程,完善了风险防控体系,在围绕全市“一四五十”战略,推动普惠金融政策落实落细,解决中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今年6月底,市融资担保公司已与近30家金融机构签订业务合作协议,累计为全市3771户经营主体撬动普惠信贷投放突破300亿元。
强化党建引领激发团队活力
市融资担保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我市唯一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主管部门是市财政局。2021年初,在市财政局指导下,市融资担保公司先后修订完善党建入公司章程、党支部制度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刘辉说:“通过建章立制,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体系各个环节,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公司经营能力和服务企业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在加强基层党建中,市融资担保公司强化了三方面的工作。他们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抓思想强党性,夯实理想信念根基,制订职工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始终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通过组织生活会、作风大讨论等,深入查摆工作、能力、纪律、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勤快严实精细廉”作为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以及意识形态工作大会,层层签订责任书,切实落实“一岗双责”,进一步增强全体职工廉洁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公司坚持党建工作牵头抓总,推行“党建+整合力量”,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先锋岗等,创新开展“党建团建聚合力 赋能青工添动力”“建功新征程 巾帼展风采”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职工的归属感。公司党支部先后获得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市财政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最近两年来,公司党支部发展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3名同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组织的领导力、感召力、吸引力不断增强。
党建激发出企业员工的战斗力,市融资担保公司积极与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引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最近三年,公司实现融资担保业务“翻一番”“翻两番”的快速增长势头,2020年公司担保业务额只有16.29亿元,2022年则突破100亿元。
破解融资难题服务实体经济
陕西茂松科创有限公司负责人于显群说:“2021年初,我们拿到一批业务订单,但受疫情影响,回款不及时,造成资金紧张,无法履行合同,真是一筹莫展。”市融资担保公司工作人员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主动上门调研,结合企业经营情况、研发能力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创新反担保措施为茂松科创办理了专利权质押担保贷款,为企业快速解决了500万元资金需求。最近两年,茂松科创的资产和销售收入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年产值从2020年末的4000万元达到去年末的1.4亿元,并成功入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凤翔青年刘海峰回乡创业成立了陕西汇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在贷款时仅有一套北京住宅房产可用于抵押,联系多家金融机构均表示无法办理异地资产抵押业务。就在刘海峰为融资发愁的时候,市融资担保公司积极对接,赴北京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帮助汇峰农业取得200万元融资担保贷款。如今,汇峰农业在凤翔区发展了1.4万亩粮食种植和1000亩果园,带动当地的农业发展。
今年3月,宝鸡市博磊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四建为贷款到期转贷资金发愁时,市融资担保公司工作人员向他推荐了短期流动性支持业务。去年,为打通小微企业贷款到期转贷中的难点和堵点,市融资担保公司积极争取省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政策支持,与长安银行、陕西信合、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和县域村镇银行等18家银行机构合作,大力推广短期流动性支持业务。这项业务将转贷周期由通行的15天缩短至3天以内,资金使用费日利率万分之三,不到市场利率的十分之一,很受企业欢迎。吴四建说:“这对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减轻了我们四处拆借资金的压力,大大降低了转贷费用。”
截至今年6月底,市融资担保公司为1292户短期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提供还贷续贷资金支持1670笔,金额达到100.94亿元,业务规模全省第一,占全省90%以上。市融资担保公司创新开展的“一单一函”业务对接、“一一二”风控体系等“宝鸡模式”,受到省财政厅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宝鸡是西部工业重镇,也是创新创业的沃土,作为宝鸡市级唯一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融资担保公司这些年来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在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稳企纾困等方面,有效发挥了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放大器’和风险‘压舱石’作用。”市财政局分管领导朱卫强说。市融资担保公司围绕我市“45511”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工业强市“15513”工程,加大对优势产业、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链融资担保支持力度,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全省率先开展地方版批量担保业务,创新推出“县域振兴批量贷”“服快担”“乡村振兴贷”“科技贷”“银担产业贷”等担保业务产品,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同时对反担保措施不足的企业,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方式,多措并举打好反担保措施组合拳,探索出一条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新路径。
近年来,市融资担保公司业务规模、支小支农、银担“总对总”、比例再担保、创业担保等多项指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在保余额59.11亿元,担保放大倍数7.37倍,远高于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3.43倍的平均值。市融资担保公司积极推进增资扩股和提升信用评级工作,目前资本金已增至7.583亿元,主体信用等级获省融资担保体系最高评级A级,近日获批全市首批“诚信企业”,公司资本实力、增信能力和抗风险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市融资担保公司提前两年完成了中省关于融资担保费率不超过1%的要求,参照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2.5%的担保费率测算,2022年以来累计为小微企业减免保费2.03亿元。
深化改革创新防范金融风险
近年来,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要求,市融资担保公司先后开展了“三定”工作和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薪酬管理办法》《员工管理办法》等,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三会一层”法人结构,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管理效能。
市融资担保公司进一步完善了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岗位管理、人才选拔等制度,开展了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业务骨干选拔和2023年公开招聘等工作,举办了新员工入职培训班、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辅导和全员轮训、党风廉政警示教育、融资担保法律法规和案例介绍、商务礼仪等全方位、多层次员工能力提升培训,建立愿景激励、目标激励、文化激励等多方位激励机制,培养出一支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融担人才队伍。去年以来,5名员工通过竞聘上岗走上领导岗位,3名中级客户经理晋升业务主管,10余名同志获得中省融资担保体系、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各类先进表彰,80%员工通过学习培训取得银行从业资格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经济师、政工师等专业技术职称,何军撰写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问题研究》获2022年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研究成果三等奖,全国19家获奖的担保机构中地市级仅2家。
在服务小微和三农的过程中,市融资担保公司创新银担合作、立体联动、风险分担“三个机制”,不断提高融资担保服务水平,降低融资担保风险,建立起“能担、愿担、敢担”的长效机制。建立全流程风控制度、加强业务合规性审核、严把担保贷款审批关,筑牢银担风险防控“生命线”。先后制订完善了担保(批量)业务操作规程和业务评审、代偿追偿、代偿核销等管理办法,建立全流程风控制度,实现风险防控制度事前、事中、事后全覆盖。建立“自控”“互控”“监控”的内控工作机制,通过业务培训、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我这一关就是最后一关”的责任意识,时刻保持“底线思维”,构建以公司文化为依托、以责任意识为动力、以风控制度为保障的“立体式”风控体系,有效控制经营风险,保证公司安全、稳健发展。
“小担保”撬动“大资金”、“微服务”改善“大环境”。市融资担保公司充分发挥融资担保效能,不断扩大担保覆盖面,提升服务广度和精度,保持较低担保费率,用最高的效率、最专业的服务,在政府部门、银行机构和中小微企业之间架桥铺路,为企业融资“输血活脉”,为奋力谱写宝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