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全力打造区域文旅消费目的地
——宝鸡市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侧记
  柳晓莉
  自从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宝鸡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实施“一四五十”战略,“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的重要途径,聚焦“政策扶持度、文化体验度、旅游集聚度、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消费便捷度”“6度”消费城市核心指标,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业补链、延链、强链,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提升产品品质、推动集聚发展、丰富融合业态、优化消费环境、完善服务设施,有力推动了文旅消费的持续增长。
  2022年,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几轮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7948.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78.162亿元;2023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46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3.8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1.6%和50.1%,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在赋能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文旅消费目的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政策赋能激发消费意愿坚持供给端、需求端两端发力,制定出台宝鸡市《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商贸流通领域稳住经济33条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方案》《促进文旅消费十条措施》等一揽子政策。设立了3亿元的文化产业基金和1亿元文化产业担保基金,以及1亿元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落实3500多万元用于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运营补助,刚性兑付新增规上文化、限上商贸企业奖补资金879万元,累计退还旅行社质保金1102万元,为太阳市石鼓文化城、育才集团等重点文旅企业对接银行融资授信7.6亿元。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启动实施“嗨购宝鸡,乐享生活”宝鸡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累计发放惠民消费券100万余张,拉动消费近5亿元,文化和旅游消费呈现出供需两旺的生动局面。
  项目为王推动产品提质
  加快推进现有文旅项目的创新提升,利用新视角、新市场思维进行项目产品搭建、文化挖掘包装和市场开发利用,挖潜扩能,加力续航,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围绕“一核三带、多点支撑”的空间格局、“内容丰富、主题多样”的产品格局、“四季皆宜、昼夜尽美”的全时供给格局,启动实施重点项目14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8个,全面推进空间格局具体化、产品格局体系化、供给格局多元化。在项目建设的牵引下,凤翔东湖、西府老街、水城·三国小镇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市新增3A级景区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村4个,陈仓、岐山2个县区通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
  产业融合丰富消费场景
  以文旅商体融合发展为突破,推进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宝鸡大剧院、宝鸡音乐厅年均开展200余场次高品质演出,打磨推出《大秦关山》《封神演艺》等景区演艺10余部。评选首批“宝鸡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24家,培育发展西凤酒、吉利汽车等12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法门文化景区、通天河景区荣获全国西游文化研学基地称号。高标准建成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和凤县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产业园区,西凤酒特色文旅酒镇项目加快推进。建成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遗生产性示范基地11个、扶贫就业工坊4家,市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5家,西秦刺绣、凤翔泥塑获评全省首批非遗工坊先进单位,六营民俗村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项目名录。全市发展房车露营地60余个,鳌山滑雪公开赛、“九龙山杯”陈仓生态半程马拉松赛已逐渐发展为品牌赛事,演艺游、研学游、工业游、非遗游、体育游蓬勃发展,全市旅游产品体系更加丰富多元。
  集聚发展增强全时供给
  依托城市夜间景观,按照融合特色突出、文化符号鲜明、生活氛围浓厚、商业业态丰富的基础条件,大力培育发展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石鼓文化城、太白山度假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西府老街跻身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推动图书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暑期延时开放服务,支持银泰城、天下汇等核心商圈嵌入文旅消费产品,新增省级旅游休闲街区3个,通过构建文旅消费集聚区、公共文化设施、核心商圈三点支撑,点亮“夜宝鸡”,促进“夜消费”。同时,按照全季旅游的思路,持续增强冰雪旅游、温泉旅游、康养旅游产品供给,鳌山滑雪场获批全省首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首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以及省级高山滑雪运动中心,太白山获评“中国温泉之乡”,凤县入选2022年度“中国·深呼吸小城”“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名单,全市基本构建形成了“四季皆宜、昼夜尽美”的全时供给产品体系。
  完善设施优化消费环境
  大力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城市商业设施融会贯通、协同并进,构建高效、便捷的文旅消费环境。高标准建成市县一体化智慧旅游平台、全域旅游标识系统一期二期项目,安装全域旅游全景图70个,新改扩建县区旅游集散中心7个,新建通车高速公路6条,发展网约车600余辆,全市网吧、KTV等文化娱乐消费场所增至170个、24小时便利店增至18个。全市5A、4A级旅游景区、公共文化设施、文旅消费场所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县城以下区域的旅游景区实现4G网络全覆盖。宝鸡元宇宙展示体验馆建成投用,内设三大场景10多个交互体验项目,广泛用于文化旅游、展览馆、工作、娱乐各种元宇宙场景。成立旅游警察大队5个、专业景区分局1个、专业景区派出所2个、旅游景区规范化警务室29个,配备专职民警51人、专职保卫人员300人、专职巡逻队29个、巡逻队员1300余人,深入开展旅游市场安全大检查,旅游治安环境持续优化。
  打造品牌释放消费潜能
  以“看中国,来宝鸡”为品牌,一体推进线上线下宣传营销和节庆活动。搭建“宝鸡旅游资讯网”,与凤凰、新浪、腾讯等8家主流网络媒体合作,精准发送旅游推文、精美图片、旅游攻略、旅游资讯。高规格开展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组织各县区联动市场主体,启动实施2023中国·宝鸡国际(丝路)美食博览会“一县一桌特色美食”技能大赛暨“宝鸡名小吃”评选、“2023宝鸡(青岛)啤酒音乐美食季”“乐购宝鸡·年够中国”等一系列文旅消费促销和节庆活动80余场次,面向中、高考学生及中小学生推出相关优惠政策及暑期专题线路,发行文旅年卡惠民,不断释放消费潜力,提振消费信心。配套制定并实施《宝鸡市“引客入宝”旅游奖励办法》,对航空游、专列游、大巴游、自驾游、研学游、夕阳红游、入境游7个方面进行奖励补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全市文旅系统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强烈的责任感履行好使命职责,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咬定目标加油干,落细落实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确保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创建有序推进、一举成功!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