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明发在秦腔剧中的关公扮相(资料图) 吕明发的演出剧照 吕根义展示父亲留下的髯口 陈仓区周原镇王家村吕根义家中有一个名为“髯口”的老物件,这件髯口背后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髯口,是指戏曲演员演出时所戴的假胡子,多以马尾毛、犀牛毛和人发制成,也有用尼龙制成的。在现代汉语中,“髯”指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子。在戏曲舞台上,生、净、丑等角色都有髯口。两代人传承西路秦腔
吕根义家中的髯口是他父亲吕明发戴过的,吕明发是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传承人,享有西府“活关公”美誉,特别是在秦腔戏曲舞台上跨马提刀的“关美髯”,则是他留给西府老戏迷最深刻、最难忘的记忆。
这件“关美髯”长约90厘米,宽不足20厘米,是由人发制作而成,色泽乌黑发亮,且长而顺,非常漂亮,生动地体现了关老爷“三绺长须”的形象。
那么,这件“髯口”与吕明发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这要从陈仓区周原镇王家村说起,王家村有家人姓吕,家中有四兄弟,都是秦腔演员,名字依次为“富”“贵”“荣”“华”。其中吕贵最有名气,吕贵当时是一名西府秦腔艺人,秦腔老旦、须生、丑角等角色他都能演,人称“老西儿”。又因戏路广,记的戏多,能表演100多个剧目里的多种角色,也被人称“大肚子”。1923年,吕贵家生下一名男孩,取名原灵,后改名吕明发。3岁时,吕明发母亲不幸去世,家中一贫如洗。1928年,面对食不果腹的窘境,吕贵只好带着吕明发外出唱戏。吕明发跟着父亲先后在宝鸡聚顺社(王家班)、凤翔风易社、甘肃灵台朱家戏班、甘肃徽县徽胜班等学艺。
生在秦腔世家,8岁开始学艺,12岁开始登台献艺,吕明发这一生注定与戏结缘。他主攻须生戏,对武须生、红生的刻苦钻研具有突破性的创造,其表演自青年时即自成一派。吕明发精于表演鞭扫灯花、抡马鞭、五鞭连响、打雷碗等,在秦腔舞台上堪称一绝,被誉为“活关公”“活伍员”“活梅伯”。
“这件髯口是我爷爷用人发制作的,他做好后送给了我父亲,爷爷希望父亲能把秦腔这项事业传承发扬光大,更叮嘱父亲做人要效仿关公忠、义、仁、勇的好品德。”吕根义对笔者说。
2008年,吕明发被省文化厅认定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吕明发与马友仙、贠宗翰和李爱琴等省内7位秦腔名家被文化部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成为宝鸡唯一一位秦腔代表性传承人,同年又获得中国文联颁发的“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周年荣誉奖”。
吕根义今年65岁,已从陈仓区剧院退休,在他的记忆里,过去家中存放着不少戏服、马鞭,仅髯口就有二三十件,都是他爷爷和他父亲亲手制作的。这些不同年代的髯口,是家中两代人热爱秦腔戏曲的见证。遗憾的是,在特殊时期,这些戏服、髯口等均遭到破坏,没有完整保存下来,只有爷爷送给父亲的这件“关美髯”辗转得以保存,如今被家中四代人视为珍宝。
艺精名垂育后人
“艺精名垂育后人”是凤翔移风社负责人张新让对老艺人吕明发由衷的赞叹。
“正踢眉梢,侧踢耳郭,倒踢后脑勺,跌叉就像拉弹簧。”这是秦腔名家孙双田对吕明发腿功的称赞。
从1950年后进入凤翔县剧团工作,五十多年里,吕明发悉心扶掖后学,相继将《临潼山》《伍员逃国》《太和城》等西路秦腔表演技艺,传授与凤翔剧团的蔺生洲、张宏达、唐国强等青年演员。同时,还为凤翔剧团执导排演了秦腔现代戏《铁流战士》《海防线上》《洪湖赤卫队》及秦腔传统戏《赵氏孤儿》《大报仇》《玉虎坠》等30余本。1982年退休后,吕明发又被凤翔县人民剧团返聘。
在83年的戏曲生涯里,吕明发时刻牢记父亲嘱托,他演了一辈子关羽,台上他站如松、坐如钟,伸手抚须时眼睛微闭,握刀时面色微动,手上一紧,一股杀气便充斥在舞台上。特别是他的“髯口功”,甩、绕、抖、吹、搂、撩、挑、推、托等动作堪称一绝。他表演的《斩颜良》里的关公、《逃国》里的伍子胥,更是深入人心。台下,吕明发做人一身正气,做事光明磊落,明事理重气节。
今年68岁的张宏达是吕明发几十名弟子之一,他对笔者说:“师父是一位久负盛名的老艺人,在指导青年演员时,从不摆架子,不藏私,总是将自己多年来的表演经验和技巧倾囊相授,生怕别人学不会。师父还把亲手制作的髯口作为奖品,奖励给成长进步快的徒弟。90岁高龄时,师父还手把手教一拨又一拨上门求艺的年轻人。”张宏达说,2014年1月29日,师父与世长辞,享年91岁,不少西府老戏迷闻讯伤心落泪。“我记得当时省、市各文化单位送来许多花圈和挽幛,有一副挽联:明志砥德沐雨栉风誉满秦陇树一代武须生宗师风范;发轫弘艺承前启后功逾春秋昭万古西秦腔名宿星辉。这是对师父舞台艺术最好的评价,也是对师父的秦腔后生们最大的鼓舞。”
吕明发的“汉关某生世来气冲霄汉,刺熊虎戳华雄泗水关前”激越之声,常回响在西府戏迷的耳边。他对秦腔一生的坚守、热爱,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演员传承和发扬秦腔事业,在曲折艰难中不断探索秦腔事业的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