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周原从《诗经》里走来的周人宝地
本报记者张琼
    宝鸡周原博物院里展陈着从周原遗址出土的文物

  
  宝鸡有一个响当当的地名,叫“周原”。“周原”在《诗经》《史记》里频频亮相,是“目睹”周人崛起的宝地;“周原”在考古工作者眼中颇有分量,这里有藏珍纳宝的周原遗址;“周原”在宝鸡人心里亦十分亲切,它不仅是一个熟悉的地名,更像是一枚纸鸢,向今人传递着三千年前这块土地上的周礼之风、诗经雅乐。
  “周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绵》,讲述周部族迁居周原的故事。“周原,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大意是周原土地肥美,连苦菜都甜如
  麦芽糖,大伙开始谋划商量,占卜后发现此地大吉,就在这里建屋定居。周太王率领的姬姓族人,在岐山之下发现了这片土地。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宜于他们定居生息繁衍,便决定定居在周原发展。
  周原究竟指哪一块地方呢?7月10日,记者在宝鸡周原博物院《赫赫宗周万邦之方——周原遗址考古成果展》上,看到这样的描述:周原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部,地域范围包括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四县的大部分,兼有宝鸡、眉县、乾县三县的小部分。它北倚岐山,南临渭河,千河和漆水河分别由东西两侧流过。整个原面东西延袤七十余公里,南北宽二十余公里,面积辽阔广达一千多平方公里。今天我们考古所说的周原遗址,指的则是岐山、扶风两县接壤处的周原核心区,面积达三十平方公里。一块块陶片、一件件青铜器、一枚枚骨制品,仿佛从三千年前穿越而来,向我们“诉说”着周人在这块土地上的奋斗足迹与家国梦想。
  周人在周原干了些啥呢?阅读《诗经·大雅·皇矣》,让人感受到周人在周原热火朝天的开拓场景。周人用“作、屏、修、平”等劳动程序,将“菑、翳、灌、栵”等各种树木杂草清理干净,开垦出种庄稼的田地。周人在周原辛勤劳作,周原沃土也回馈了周人丰足的生活。此外,在周原姬、姜两族实现通婚,如古公亶父、周武王等娶姜姓女子为妻。姬、姜两族建立起了数百年的婚姻、政治联盟,这种牢固关系是周族兴盛的重要条件。在迁居周原以后,周部族用三代人的时间迅速崛起,周原这块土地的“魔力”可见一斑。
  周人来到了周原,得到了迅猛发展,周原也因为周人,成为礼乐文明的发源之地。如今,走在岐山、扶风一带的农村,常听当地老者讲起村落间的地名故事:“周原是宝地,周人爱礼,谦让、讲礼的老讲究,咱不能丢。”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