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开办的刺绣工作室 西营村一景 金台区蟠龙镇西营村,有一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戏楼,属市区范围内保存较好的建筑。西府秦腔的豪迈之声从这里传出,几十年来,这里一直是村里群众感受丰富文化视听盛宴的大平台。如今,村里建起了敞阔的文化广场,开设了非遗工作室,农家书屋全天开放,老村庄因为浓厚的文化味儿而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老戏楼丰富村民新生活
西营村位于贾村塬西南边,面对秦岭,俯视渭河,村际班车半小时一趟,交通十分方便。在西营村里,最显眼的莫过于村中古朴典雅的老戏楼。“这座戏楼建于上世纪70年代,设计和建造都是村民自己完成的。”村党支部书记孙润生说,那个时期,村上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兴起,为了更好满足大家的文化需求,李鸿超、张畅等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张仪等一些能工巧匠一起,筹措资金、精心设计,历时两年,修建起了这座恢宏大气的戏楼。
记者看到,这座戏楼呈“凸”字形,前低后高,足有8米高,坐西向东,采用砖木结构,戏台高出地面近1米,对外敞开如喇叭形状。戏台里有四根柱子,将舞台分割出戏台演出空间和乐曲班演奏空间。戏台上的屋檐为挑梁式样,向外向上挑起檐角;中腰为四柱三楼斗拱,祥云、瑞兽、莲花等多种彩塑彩绘,精美大气。前台两侧还装有大红色两孔传统木格镂空格子方窗。西营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双和说:“这座戏楼算是目前市区范围内保存较完好的老戏楼了。”
今年80岁的张仪曾经参与戏楼设计与修建,他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在建筑公司工作过,对装修设计非常感兴趣,也有经验。“当时听说村上要建戏楼,我非常高兴,也和村上的老匠人一起考察学习了其他村子的戏楼建筑情况,回来后我就动手绘制了设计图。”回忆起50年前的事情,张仪兴奋地说,除了绘制图纸,梁上的绘画以及砖上的雕花等,都是他亲自完成的。“记得当时戏楼盖好后,村民都激动得不得了。”张仪说,第一场戏的圆满演出,以及台下村民热烈的掌声、喜悦的心情,都让他感到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村上的文化生活非常丰富,文艺惠民演出、每年的纳凉晚会、戏曲演出、‘村晚’等,都是在这个戏台上表演的。”孙润生说,50多年了,老戏楼始终承载着传播文化的使命,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送到群众身边。“现在你看到的戏楼是前年我们才翻修的,由于年代久了,有些瓦片掉落、木头损坏,戏楼是我们的文化地标,陪伴着村民度过了50多个春秋,我们要精心保护,让戏楼永存。”孙润生说。
文化墙扮靓乡村新面貌
张双和告诉记者,关于村名的由来,有一个传说:在南宋初期,金国完颜氏想要夺取南宋的天下,就大举进攻黄淮流域,向西入潼关后占据了关中平原。当时,宝鸡县为宋金争夺的古战场,而蟠龙塬为金国属地,金国就在村上扎营驻兵,由于位置在西塬边,故名西营。“村上老人说,明朝时期,来自山西洪洞地区的移民有不少落户在了蟠龙塬,他们开垦土地、勤劳耕种、建茅屋、挖窑洞,发展生产,养育子孙,发展基业。现在的西营村,由于人口众多,已经成为我们镇上相对来说较大的村子之一。”张双和说。
漫步在西营村文化广场,内容丰富的文化墙格外醒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文化、家风家训、村中大事记等等,都被一一展示出来。广场中央一座休息亭,看起来古色古香。张双和介绍说,文化广场是2019年建设的,500多平方米的广场上,栽种了绿植花卉、修建了休闲亭和廉政长廊,还安装有一组运动器械设施,营造出浓厚的文化味儿。张双和说:“傍晚,村民们都喜欢坐在广场上聊天休息,大人带着孩子看文化墙,讲红色故事,说村子历史。”
在其中一面文化墙上,展示了西营村的星级好模范。记者看到,表彰的模范有长年照顾古稀公婆、精心料理家务、教育子女,还开办超市、代办银行和邮政业务,为村民提供方便的好媳妇孙改秀;有身残志坚、苦心学习电气焊、水电安装技术,照顾生病父亲、资助年少弟妹的能工巧匠孙长弟;有勤劳厚道、善良朴实、带领三个弟弟诚信经营,用奋斗换来幸福生活的好兄长张彩成……“西营村一直以来乡风文明向上,村民纯朴善良,邻里互帮互助,典型模范也是年年涌现。”张双和说,村上每年都会评选先进,大家向先进学习,以榜样力量推动乡风更加文明、乡村更加富强。
指尖技艺“绣”出群众新光景
书香陈仓,乡村阅读也要跟得上。在西营村,2011年就开设了农家书屋。记者在30多平方米的书屋内看到,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图书,有文史类、实用技术类、农业种植类、健康知识类等近1000册图书。西营村村委会委员张东娟负责图书馆的日常管护,她告诉记者,每天都有村民前来借阅图书,她准备了一本借阅记录,详细记录每个村民借阅的详细信息。“农家书屋全天开放,村民也渐渐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尤其是学校放假后,不少孩子都喜欢来这里借书看,有了书屋,村民的文化素养也得到了提升。”张东娟说。
西营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农闲之时,村里的妇女们就开始走进刘月琴的工作室,跟她学习刺绣技艺。今年66岁的刘月琴于去年被金台区文化和旅游局认定为非遗项目“传统刺绣”代表性传承人,为了帮助村里妇女学习技艺,2020年,她在村里开办了刺绣工作室,工作室内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刺绣作品,还有一些老式收音机、老钟表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物件。
“妇女出门打工不容易,学点手工活,在家门口就能换来钱,顾上了小家,鼓起了腰包,真是一举两得。”刘月琴说,近年来,手工刺绣产品很受市场欢迎,五彩的香包、虎头鞋、虎头枕、小背包等,形象生动,好看又实用,在网络上,不少外地人都会预订他们想要的刺绣产品。刘月琴说:“这个工作室,不仅是我给村里妇女教授技艺的好地方,还是暑假大学生研学的小基地,让娃娃们知道咱们西府的传统文化,从而热爱、保护并传承非遗,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