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给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
——二十年儿童文学创作感悟
  ◎盛飞鹤
  从上世纪末我在《童话世界》杂志发表第一篇作品,到如今历时三年的四本科幻小说即将出版,我的儿童文学创作转眼已有二十多个年头。这二十多年里,我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方格纸上匍匐爬行,在电脑键盘上翩翩起舞,在字里行间低吟高唱,在广袤的天空挥舞着想象的翅膀……
  有朋友曾问我,你创作儿童文学,是不是因为喜欢孩子?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喜欢孩子,更喜欢他们纯真的童心,喜欢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因此,我醉心于为小朋友写童话故事,以此起步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在幻想的天空,童话代表着美好,却不易实现,而科幻代表着未来,给人希望,新世纪开始,我尝试创作科幻小说。时间被每个人拥有,看似平淡无奇,却神秘莫测不可捉摸,因而成为科幻作者永久的话题,我也不例外——2005年,我创作了一篇科幻小说《时间机器》,讲述一对小兄妹因为怀念患病离世的妈妈,而乘坐科学家爸爸研制的时间飞船,回到过去寻找妈妈的温情故事,发表于《东方少年》后,开启了我的少儿科幻创作之路。
  上世纪90年代末,我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鹏结识,2005年我加盟了杨鹏原创文化工作室,有幸参与了他的科幻品牌《校园三剑客》的创作,出版了《梦幻海底人》《无字宇宙人》《芯片男孩》等八部小说等。其间一系列的工作经历弥足珍贵,让我学会了如何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发挥想象力创作科幻的技法。2013年,我开始独立创作长篇,一则短短的科技资讯,让我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一部长篇科幻《月亮的钥匙》,连载于少儿杂志《少年幻想王》,验证了我多年的学习成果。2020年,市科协举办科普科幻征文大赛,我受邀担任评委,并以“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向全市中小学生进行了线上科幻小说创作方法讲座,我在讲座里介绍了“种子萌芽法”,倡导同学们将学习与写作结合在一起,多多阅读科普知识、科技资料,并萌发灵感的“种子”,为它浇灌“想象”的肥料,填充枝叶,最后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同学们对科幻的热情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短短时间内,评委会就收到近千篇征文稿件。这次征文不但增加了同学们的科普知识,还拓展了他们的想象力,会不会点燃一些同学的科学梦想,未来走上科研之路呢?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很多科学家就是小时候读了某某科幻小说,才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
  每个人都会受到时代的影响,哪怕脑力工作特征显著的科幻作家也不是住在象牙塔。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深深震撼着我,也一次次激发着我的民族自豪感。我把科幻创作的目光从仰望星空转到了关注现实,我不再写浩瀚无垠的太空和神秘莫测的外星人,而把目光聚焦在了我国领先世界的人工智能领域——我以未来中国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西安成为智慧城市为背景,出版发表了科幻小说《原谅我只是智能机器》《智能妈妈》《机器人造反》等,把无人驾驶、智慧学校、家庭机器人、数字人民币都写进了我的故事里,让冰冷的科技焕发出了温情与关爱。因为我知道,科技与人文和谐共处,科幻才能熠熠生辉。
  我最近创作的长篇《中国月球城》,虽然题材又涉足到了太空领域,但我还是站在未来观照现实的角度,书写了航天精神在未来的传承。我想象中国科学家登陆月球南极,建立了一座科考站,克服种种困难,利用光伏技术发电,又电解水生成氧气,利用人造生态圈为月壤增添养分,把月壤改良成可以种植的沃土,最后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月球城市“嫦娥市”。作品在讲一个未来故事,却抒发了家国情怀,赞颂了科学家精神和科技创新理念。我就是要在作品中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向善向美又不乏幽默风趣的童心。
  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思考,给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后,它该飞向哪儿?此刻,我已有了答案。有一句话说,读书是为了遇见最好的自己——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祝愿小朋友们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成为最好的自己。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