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陈仓区,区政府设于虢镇。虢镇之名,源于秦代至北宋在这里设虢县。元代虢县并入宝鸡县,遂成为宝鸡县所辖的一个镇,故称虢镇。那么,此地为什么以虢为名呢?源于西周时,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畿内采邑,其名为虢。
公元前1200年左右,古公亶父率周人从豳(今陕西彬州迤北至甘肃庆阳一带)迁到周原(今扶风县法门镇、黄堆村和岐山京当镇一带)。周族在这里逐渐强大起来,开始了反对商王朝的斗争。古公亶父有三子:太伯、仲雍、季历。他觉得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能干,是周族发扬光大的希望,遂传位于季历。季历亦有三子:姬昌和他的两个弟弟。
商文丁十一年(前1102年),季历伐翳徒之戎(今山西南部)获得胜利,去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献捷。文丁忌周人强大于商不利,杀害了季历。季历死后,姬昌继位,商纣王册封他为“西伯”。西伯即西方诸侯之长。两个弟弟是他最重要的助手,西伯遂封在虢建采邑,二弟封于西虢,称虢仲,三弟封于东虢,称虢叔。西虢地址在今虢镇,东虢地望无考,但当时西伯所有之地,仅有关中西部,因此东虢可能在今虢镇之东某地。
“虢”字,左边从“手”,右边从“虎”,为以手奋力搏虎状,说明当地在西伯时还是“豺狼所嗥,狐狸出没”的地方,民众须奋力与虎豹斗争才能生存,所以人们称之为“虢”。虢仲就封在这个地方,遂以虢为采邑之名,同时也以虢为姓,率领民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披荆斩棘,艰苦创业,才开辟出自己的家园。
此后,周人向东发展,打败程,建立程邑和毕邑(今咸阳北原),遂在它的发祥地再建邑,封周公于周(今岐山西北周公庙一带),封召公于召(今岐山南刘家村一带)。
“采邑”是重臣食采之地,与“公邑”有别。周人实行乡遂地方建置划都城临近为王畿,地方设乡、州、党、族、闾、比六级行政组织,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每乡可组建一军,编制12500人。乡遂所辖的村庄就是公邑,公邑民众所纳税收全部归国家,周人也在重要地方建采邑,安置朝中大臣率族人居住,作为国家统治地方的据点,采邑主可截留税收的四分之三,设置官吏,组建亲兵。遇有战争,采邑主是率领军队作战的主将,亲兵就是军队的骨干力量。
西伯后来被商纣王征为朝廷三公之一,因不满其暴虐,又被囚于羑里(今河南汤阴),七年后获释返回程邑,受命称王,人称周文王。
文王礼贤下士,团结了一批有才干的人,虢仲和虢叔就是他的卿士,即亲信辅臣。《国语·晋语四》记载:“文王,……事王不怒,孝友二虢。……及其即位也,询于八虞,而咨于二虢。”成王时,周公还说:“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了西周王朝,定都镐京(今西安西王寺一带),大封诸弟功臣建立采邑,其中封姜尚于申(今眉县、周至一带),散宜生于散(今虢镇河南至大散关),封弓鱼伯于弓鱼(今宝鸡市南竹园沟一带),封邢叔于郑(今凤翔以南)。另外,今贾村塬至长青一线还有夨,更北的千、陇一线还有虞国。原已封的西虢与东虢,还有周、召等采邑仍在。西虢处在邢、召、申、散、弓鱼、夨之中。地望东不过常兴,西不过千河,南不达渭河之南,北与邢、夨相邻,在今慕仪、周原一带。
西周的采邑法定上不是世袭的。采邑主如不在朝任高官则要交回采邑,但后代如亦任高官可通过重封的程序得到延续。由于采邑主所任的职位基本上是世袭的,所以在实际上采邑也是世袭的。西虢,实际上就是世袭的采邑。
周文王封虢仲于西虢后,虢仲世族从此形成。武王、昭王时有公上父,是第二代虢仲。公上父的一个儿子叫虢季易父,辅佐康王、昭王,是第一代虢季。虢季易父的儿子叫虢季公,辅佐穆王、共王,是第二代虢季。虢仲和虢季家族此后情况不明。共王时,师望任职为师,死后谥幽叔,是虢族中的叔房人物,可称第一代虢叔。他的儿子师望仍任职为师,称师即,供职懿王、孝王,死后谥德叔,是第二代虢叔。师即的儿子丞仍任师,称师丞,供职夷王和厉王,应是第三代虢叔。家族中世代在朝任职,虢也就成为世袭采邑。
公元前841年,镐京发生“国人暴动”,波及整个关中。采邑大都毁于动乱,也有一部分东迁洛邑一带,但西虢却存在下来。西虢主师宣王召见,宣王说他:“祖考有爵于我家。”宣王还以虢文公为卿士。宣王十二年(前816年),宣王命虢季子白率兵讨伐猃狁,到达洛水之北,斩首五百,俘敌五十。宣王给他赏赐乘马、彤矢、钺等,他做了一件铜盘记其事,此盘就叫虢季子白盘。
周幽王时,以虢石父为卿。虢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引起国人怨恨,加速了西周王朝的灭亡。
公元前771年,申侯与缯、犬戎攻破镐京,杀幽王于骊山,另立太子宜臼,是为周平王,但虢公翰却立王子余臣,形成二王并立局面。虢公翰的实力来自于西虢的采邑。因关中残破,平王无法立足,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关中采邑随平王东迁,虢族也大部东迁,迁于今三门峡一带的称东虢,迁于山西阳曲一带的称北虢。但虢族的一部分却留于原地,时人称为小虢。
公元前680年,秦武公攻灭小虢。西虢的历史从此结束。但虢姓却保留下来,成为中国姓氏中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虢作为地名也保留下来,陈仓区驻地虢镇即其一,另外河南三门峡一带还有虢略镇。
俗话讲“有国就有都”。西虢国的都城位于何处呢?原宝鸡县博物馆馆长栗希杰在其《虢之考》中认为:“现今的虢镇,就是西周时西虢都城所在地,亦称城虢,为岐周京畿之地。”王建若先生也认为:“西虢,虢仲所封,即今宝鸡县虢镇(清宝鸡县知县邓梦琴在西门有牌坊横额‘西虢遗封’为证)。虢镇城外西南角旧有镇江寺,据碑云,其址或谓之西虢王宫殿。”周史研究的权威李学勤先生也多次撰文赞同这一观点。另外,在原陈仓区广播电视局院内,存有一块明代万历年间刻制的“重修虢常宁宫集略备采碑”,其不仅记载西虢的都邑在虢镇,而且明确记载了西虢演变历史,是目前有关西虢历史最完备的石刻资料。虢镇古城由于历代不断修建,虽然无法找到西虢时原建筑遗迹,但在虢镇城东的贾家崖村处,发现了大量的西周居住遗址,其文化堆积层比较厚,大约2-3米。遗址内有西周陶鬲、陶鼎、陶豆、陶盘等残片,为加沙粗陶,灰褐皆有,器表饰有绳纹。
秦武公攻灭小虢,在这里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县治——虢县。北魏时,在虢县城设武都郡,领虢县、陈仓、平阳三县。北周时,在虢县城设朔州,领虢县、平阳二县。隋、唐、宋、元、金和元初,这里一直是虢县县城,元中期将虢县并入宝鸡县,虢县城更名为虢镇。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虢镇自西虢在这里建都而得名。从城虢到虢县,又从虢县到虢镇,三千多年以来一直没有改变,成为中国沿用旧名最长的地方之一,也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了陈仓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
(摘自《陈仓文化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