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读书日里话读书
◎杨舟平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自此,这个独树一帜、墨香洋溢的节日声誉日隆。无论肤色、国别,人们在这个节日里表达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信心和希望。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与需求,一股清新的读书之风扑面而来。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虽有失偏颇,但不乏积极的一面,读书的好处,古今中外,从未有人质疑过。“积财千万,无过读书”,读书可以明理得道,可以修身养性。读书可以排遣寂寞,可以使人冷静理智、心境平和。读书知味,“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种身心合一的阅读历程,使读书的神圣感、愉悦感油然而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在书中,你可以体验千种人生,感悟万种生活。书读多了,人生的长度、深度也随之增加了。凿壁借光、孙康映雪、悬梁刺股,一个个故事讲述着人们对读书的酷爱。文化的血脉、思想的精髓在读书中绵延不绝,久传于世,读书成为治国安邦的进阶。
  北宋诗人黄庭坚说:“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只有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腹有诗书”才能“气自华”。饮食,是为了生存,读书,则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只有让阅读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阅读和我们吃饭喝水一样自然,成为我们过日子的标配时,生活才会充满趣味。千万不要以没时间作为不读书的借口,见缝插针,想读就读。
  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摆设和炫耀,让书架落满灰尘,读书不是装模作样,不是附庸风雅。那些拒绝读书,认为读书是“秀才”们的穷酸,是自诩为“粗人”的豪阔和高傲,这才是读书的悲剧。读书到老,学习到老,读书不会庸人自扰。生活中的许多不开心,真正的原因其实是想得太多而读书不多。
  我喜欢与文友相聚,因为我们谈论得最多的是读书。书,让我们有了共同语言,书,让我们多了几分亲近。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对读书的感受也不尽相同。青年读书,多了些急于求成,少了些平和之心;中年读书,多了些淡然,少了些功利;老年读书,多了些智慧,少了些落寞。
  喜欢读书,等于把生命中寂寞的时刻变成美妙的享受。如果说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是聊天,而读书就是最精致的聊天,是与世界上杰出的人聊天。累了、倦了、烦了,且去看书,有道是,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人生。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