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凤县94岁高龄老人,76年坚持写日记,字里行间记录生活——
105本日记记录社会发展大变化
本报记者罗琴
    刘清善在认真地读书

    刘清善珍藏的日记本

  “写日记是为了每天给自己的思想上弦,是骑在马背上不断自我加鞭。”九旬老人刘清善28年前在日记中如此写道。
  四月的凤县,碧空如洗,山花烂漫。
  在凤县南端,紫柏山脚下的一户农家里,收藏着主人跨越半个世纪的回忆——百余本泛黄发硬的日记。日记的主人刘清善,从18岁的青葱韶华,到如今94岁的耄耋之年,无论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还是点点滴滴的酸甜苦辣,都被他一笔一画地留在了这些小小的本子里。如今,老人依旧笔耕不辍,整整105本日记,满满的“大数据”,无不是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农村生活变化的生动体现。
  初心的历程时时自省 悉心育人
  初遇刘清善老人,他穿着一身熨得很平整的中山装,正在院子里练着自创的运动操。一见到记者,刘清善急忙戴上助听器,招呼记者进屋喝茶。
  老人一开始还有些局促,但说起日记,便打开了话匣子:“我出生于1929年,还记得刚开始写日记大概是在汉中城固县一所私立高中读书时,那时应该是18岁。”
  “新中国成立前,我们挖菜根、吃树皮,肚子总是瘪的,还常喝凉水充饥。”刘清善说,他原籍汉中城固县小东关太古石村,那时候,家里条件很艰苦,吃顿饱饭都是奢望,但即便如此,父母还是咬牙供他读书识字。父母的不易让他更加严格要求自我,在学到古语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之后,他萌生了用日记来督促自己每日反省的想法。那时,买不起本子,他就用节省下来的零散纸张做记录。
  春去秋来,七十多个岁月流淌而过,零散的纸页成了硬皮本,记录的钢笔换成了中性笔,白发和皱纹爬上了他的鬓角和额头,不变的是那个每晚在灯下与自己对话反省的坚定身影……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全国到处一片欢腾景象。这一年,刚满20岁的刘清善,也将到县城小学任教。当时他很激动,就拿出日记本,庄重地记下了一个大事件:
  “10月1日,天气,晴。这天,我与千千万万中国同胞一样,兴奋又骄傲,而我也将走上讲台成为教师,拥有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国之教育,吾辈有责,国家要强盛,必须做好学习教育工作,而我将努力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自此,刘清善在家乡开启了为期10年的教师生涯。10年来,他培养了许多学生,也受到了邻里乡亲的敬重。这些赞誉并没有让他沾沾自喜,反而让他在日记中更严肃地“拷问”着自己的内心:“教书育人的工作很崇高,要扛起的是下一代的希望,我总是在想,怎么才能做得更好,才能不负孩子们和国家对我的信任。”
  生命的延伸鞭策自我 不负年华
  上世纪60年代,刘清善返回家中参加劳动,后来又举家搬迁至凤县留凤关镇榆林铺村,在乡镇上从事财务、文书一类的工作。刘清善说,由于搬迁,60年代之前写的日记都已遗失,现在保留的是从1961年至今的。
  记者看到,那些被他的子女码放整齐的日记,足有105本,近300万字。有些陈旧纸页已经泛黄,但刘清善老人将他的日记都悉心保存,有些本子出现掉页,他就按日期夹在本子里,还有不少地方能看到用糨糊粘过的痕迹。
  老人用嶙峋的手翻开泛黄发脆的日记,轻柔地抚摸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每一页都挤满了他对生活的深情回忆。“它就像我生命的另一种延伸,也像时刻与我对话的镜中的那个自己。”刘清善说。
  “时间:1988年元月8日,星期五,天气,晴。‘勤劳致富’在这里也意味着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劳动,才能获得幸福的成果。这个论断也让我想到歌词中的一句‘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就是在这一天,刘清善家里的三间大瓦房盖起来了。那些生活发生变化的数据,至今都让刘清善记忆犹新。
  从茅草屋搬进大瓦房,一家五口人激动不已,他在日记里写道:“老伴在新家里蒸了一大锅米饭,多添了两个菜,一家人的欢声笑语,让整个屋子都生气盎然。”
  “安居乐业的生活,是党和政府给予我们的,我衷心地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人民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刘清善回忆起那时家里盖起“三间大瓦房”的事情,感慨地对记者说。
  是什么支撑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记者在字里行间找到答案:“1995年2月25日,天气晴。我写日记不是为了写个备忘录,更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为了促进我的生活丰富起来,使每一天都不虚度,好像手表上弦,快马加鞭一样,写日记是为了每天给自己的思想上弦,是骑在马背上不断自我加鞭……”这一年,刘清善已经66岁。
  刘清善解释说:“有的人认为,日记就是记些无人在意的琐事,可我觉得,正是这些琐碎的大事小情构成了如今的我,我写日记,也是想告诉曾经的自己,我会一天一天往上走,不回头。”
  时代的新篇幸福生活 精神传承
  “村里通上了自来水,村民们吃水、用水更加方便……”
  “去往县城的班车又多了一趟,我们去县城更加便捷……”
  “村上有了自乐班,老年人聚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邻里更和谐,生活也多彩……”
  “等紫柏山景区改造结束后,乡亲们也能办起农家乐,搞起旅游民宿。发展乡村振兴,我们的老村庄也能焕发新生机……”
  在老人的日记里,那些翻天覆地的时代变化,在一个个日期下面,被老人从身边的人和事所观察、感知,并记录得有条不紊,而老人也在一天一步、踏踏实实地迈向崭新的生活。
  “迎来了新时代,我们全家人和全国人民一样,心里高兴,每个人都应当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建设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更加美好的生活努力奋斗……”这是刘清善老人写于2012年11月9日的一篇日记。
  2018年,刘清善一家搬至现如今的紫柏小镇,靠近大路边,交通更方便,近100平方米的房屋宽敞明亮。“这房子既好看又舒适,我庆幸自己赶上了新时代,日子也越过越舒坦。”在这组日记里,刘清善的幸福指数又有了攀升。
  其实,整整105本日记里清晰的事件、数字展示,何尝不是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直到新时代、乡村振兴等时期中,这个家庭的“大数据”?
  刘清善的小女儿刘妙莲今年51岁,她告诉记者,父亲是个细心人,不论是参加劳动,或是68岁退休回家,总是随身带着纸笔,方便随时做记录。76年来,刘清善身体力行地做子女们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他们的家风。
  “小时候,父亲常常给我们兄妹念他的日记。现在,父亲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也成了我们教育子女的最好教案。”刘妙莲的女儿毛锐说。毛锐如今是一名乡镇的工作人员,从2017年起,她也学着姥爷的样子坚持写日记,记录自己在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与生活。“记录也是一种自省,而自省是为了更好地蜕变。”毛锐说。
  将一件小事坚持一天、一个月,或许并不难,但将一件小事坚持76年,这份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品格足以令人仰止。刘清善的日记,不但记述了一个平凡人大半生的喜怒哀乐,更见证着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时代变迁。日记,或许会随时光泛黄,但流淌其中的对生活的热爱,将汇入时代的洪流中,奔向更远的未来。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