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广而告之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本市新闻
标题导航
|
微型拆字诗
丝路上(组章)
离离周原草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离离周原草
◎赵太国
这久违了的一切竟奇迹般地发生了!一场润物无声的潇潇春雨后,莽莽周原朝霞红红彤彤,春风温温暖暖,草色朦朦胧胧,晴空湛蓝湛蓝。
极目远望,周原之上一片又一片雾状纱样的鹅黄嫩色,缥缥缈缈,袅袅婷婷,似梦似幻,如诗如画,若有若无。美极!妙极!
行走在周原岐山周公庙附近的高坡大梁之上,正是八九点钟的时候。那神秘而奇妙的绿雾竟不见了踪影,我见到的却是稀稀疏疏、浅浅嫩嫩的草芽儿。尤其是凤凰山上那一片被冬季的野火烧过的荒地上,冒出来的芊芊草芽格外醒目,也长得格外让人心疼。它们就像浴火重生的绿色小凤凰,宣告着重现生机的奇迹。
细看慢察,野地里的荠荠菜、苜蓿、白蒿、马齿苋、蒲公英、野豌豆等上百种春草连片杂生,各绿其绿,各美其美。不少早生的春草,开着红白蓝黄的小花,颇有一种“苔花虽云小,也学牡丹开”的气魄。陌上,地头,田边,成了周原草的生命家园。有的从石缝里冒了出来,有的竟顶开了压在头上的碎石和土块,这是一种绝境求生的巨大力量,让我折服,让我感动。它们,以弱小之头顶开压顶之土;以纤柔之手掀开压身之石,其求生存的意志是何等顽强!其不屈服的精神是何等伟大!
在朝阳的映照之下,那些草芽儿的叶片上还挂着亮晶晶、水灵灵的雨珠儿,像极了孩童那纯净无邪的目睛,又似草芽儿的泪珠儿,闪着透明清澈的水光,水光里似乎蕴藏着对苍天和周原大地深邃的感恩情怀。此时此刻,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名句仿佛响在我的耳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周原春天的百草比往年更加鲜嫩娇美,那鹅黄色的芊芊芳草,绿遍了这里那里的沟沟壑壑、坡坡坎坎、梁梁峁峁,它们似乎把天上的白云也染绿了,白云映在周原的绿水里,绿水里似乎也变成了流动的绿色周原。高入云天的中华民族的祖脉秦岭倒映在周原的河流上,周原的河流也仿佛变成了高如云天的秦岭。我觉得,周原的草,是茁茂的苗圃,是河流的源泉,是刺绣的神针,是绘画的彩笔。那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绿绿茵茵的春草,就是一片片绿色的丛林,绿色的河流,绿色的彩绣,绿色的画卷。
离离周原草,其颜色是生命的本色,也是草尖上的春色;其风采恰似植物中的凤凰,也似接地气的精灵;其意态恰是会呼吸的生命,也恰如迎风而动的舞仙;其形象宛若生在周原之春的一群群生机勃勃的小儿女,也宛若熬过冬天之冻的大英雄。
周原所在的宝鸡是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诗经》摇篮、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西周在这里起根散叶,秦皇在这里加冕,西凤酒在这里为中华酿礼。我一进入春天的周原,一望见周原春草,便有一种穿越五千年中华历史的感觉。我仿佛觉得,刚刚长出凣寸长的周原草,是从炎帝刀耕火种、遍尝百草的黄土地上长出来的“绿娃娃”,是从《诗经》咏草诗中冒出来的“草宝宝”,是从周公握发吐哺的封地中生长出来的“礼孙孙”,是从周秦汉唐京畿之地里探出头来的“翠仔仔”,是从韩愈、白居易颂草佳作间蹦出来的“诗苗苗”。它们,幼小而不失乖巧,纯真而不失灵气;娇嫩而不失坚韧,低矮而不失自信。
离离周原草,是富有的,也是慷慨的;是纯洁的,也是高尚的。它们,若作饲料,可养壮牛马猪羊;若作野菜,可成为盘中上品美味;若作药材,可帮衬患者疗伤除疾;若作柴草,可供给乡党烧火暖炕;若作帮手,可美化周原绿色植被。
三年了,疫进人退;三年后,人进疫退。周原草熬过了寒冬活了过来,我熬过了疫情走进了周原。周原春风扑面而来,一片片春草在风中向我躹躬拱手而行周礼,我也下意识地回礼致谢!恍惚中,似闻鹿鸣呦呦、凤鸣锵锵,似见百里草浪似海,千丛草花如画。此时此刻,顿觉风也暖了、草也美了、花也香了、心也醉了。
我敬畏周原的草,它们经得起风霜击打,虽由绿变黄而不坠其志向;它们经得起严冬考验,虽倒伏而不改其坚韧;它们经得起春寒侵袭,虽弱小而不垮其精神。它们牺牲的是叶,守住的是根。根在,生命就在;生命在,春天就会如期到来。离离周原草,有着黄土地赋予的生命基因,有着生生不息、浴火重生的精神特质,它们就是我心头最可爱的周原儿女!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