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善(右)和同事研究产品改进细节 本报记者郑晔
上天是鲲鹏,下海为蛟龙!2022年9月,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M“鲲龙”在广东完成了首次飞行试验。消息传来,位于我市高新区的航宇光电显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办公大楼里欢呼声一片,坐在公司研发中心角落的技术员张永善紧紧握着双手,激动地连连说:“这架飞机驾驶舱使用的光电显控设备就是我们生产的!我们中国生产的大飞机用上中国造的操作控制系统,太自豪了!”
从研发飞机导光板到为飞机提供整机操控系统,今年40岁的张永善和他所在的航宇光电一起,在默默无闻中坚守着航空报国梦,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板”上的追求
2005年,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张永善在众多应聘的年轻人里脱颖而出,走进了宝鸡航宇光电的大门。“我学的是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得知公司是给飞机、坦克、舰船造导光板的,我当时第一感觉是‘高大上’!”
宝鸡航宇光电的核心产品是导光板,飞机驾驶舱里的各种操控指令信息,都是通过导光板清晰准确地显示出来,为飞行员安全驾驶提供依据。然而,令张永善想不到的是,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导光板,却一直依赖进口,是宝鸡航宇光电多年在这一领域深耕不辍,才逐渐在导光板的研发和生产上实现国产化,但是仍需要不断钻研更新更好的产品。听着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张九毜的介绍,张永善十分激动,他心里暗下决心,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研发出性能更优异的导光板,为飞机增加安全性!
为了让自己尽快熟悉工作,张永善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在车间里跟着师傅学习,中午在实验室反复钻研成像原理,到了晚上,他一边记录学习心得,一边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很快,到了检验他学习成绩的时候了!2008年,企业接到了第一个设备级的机载成品订单,公司要求张永善带领团队完成攻关。和以前只生产导光板类零部件不同,设备级产品电路十分复杂,各类元器件数不胜数。张永善没有退缩,他反反复复实验,一遍一遍做联机实验。飞机驾驶舱是一个极其复杂精密的操作系统,而此设备控制着所有的操作部件,同时也要接收飞机上所有的信号,可以说,交联舱内所有的设备,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半年时间里,张永善一方面盯着生产环节,一方面指导组装过程,还要抽时间到飞机生产企业实地调试,终于如期交付了一个完整、漂亮的机载成品设备。
有了这次“实战经验”,张永善钻研的劲头更足了,他和公司40多名研发人员一道,不断挑战,每年的新产品、新项目达100多项,使公司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已经从单一的导光板不断升级,延伸到飞机驾驶舱的各类控制系统和机舱的观察系统、机舱监视系统、机载娱乐系统等。其中,由张永善带头研发的驾驶员辅助观察装置相当于给飞机装上了“后视镜”,在降落前,驾驶员可以通过此装置清楚地查看地面情况、起落架和天线收放情况以及周边环境;外视频监控系统可以让驾驶舱和后舱人员直接观察到飞机外部情况,堪称空乘人员的“千里眼”,这一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整套”的探索
十多年过去了,张永善已经成长为企业的技术“大神”,在实现航空报国梦的路上,他有了更多的想法。
“只做导光板,可以说我们的技术已经达到国际一流。但是,为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我们要向着一体化智能照明的方向不断努力。”张永善说。他的想法得到了总经理张九毜的肯定,并支持他在创新的路上一路前进。
众所周知,飞机飞行期间,照明至关重要。传统的飞机机舱内照明以白光、蓝光、红光照明为主,时间长了,不仅容易视觉疲劳,也不利于飞机隐身。张永善和团队在原有照明的基础上,研发出舱内夜视兼容照明,更适合人机功效,被列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火炬计划,获得国家专利2项。
2020年底,国内一家飞机制造企业在研制增雨机的过程中,配套的“粉剂播撒装置”遭遇研发瓶颈,眼看飞机一个月后要试飞,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们找到了航宇光电,带来两个问题:“能不能做?多久能做出来?”张永善认真听取了用户的需求,带领团队经过两天评估,告诉用户两个答案:可以做!一个月绝对完成。尽管立下了军令状,但面对从未有过的挑战,张永善首先确定了完善的设计方案,与客户选定元器件、商讨产品细节,同时开足马力定制原材料,张永善没黑没明守在现场,累了就在办公桌上趴一会儿,醒来洗把脸继续工作,最后,提前一周交付了飞机粉剂播撒装置,拿到产品后,这家飞机制造公司的负责人专程来到企业,对他们精湛的技术和快速的反应能力表示肯定。
如今,在座舱智能化、模块化、一体化照明的创新中,张永善依然热情不减,对他而言,装备现代化已经是他一生的追求。“对于一个庞大的飞机来说,我做的工作相当于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但我从未懈怠,而是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去实现理想。”张永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