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千阳刺绣憨兔可掬
陈思源

  “虎尾系金拢才气,兔首摇铃荡福音。”兔年已近,许多兔元素的商品纷纷上架,可谓琳琅满目。中国民间刺绣之乡——千阳县南寨镇闫家村的西秦刺绣传承人李银惠,也专为兔年创作了一个全新的刺绣手工艺作品——兔头帽。
  “我从今年11月初就开始构思这个兔头帽,为了做出新意、做出特色,我还专门看了一些动画里现在小孩子们喜欢的兔子形象,用来参考。”今年63岁的李银惠介绍道。对于制作的兔头帽成品,她很骄傲地向笔者展示,“这是我在多次修改之后才创作的满意之作。”
  李银惠这次共制作了两款刺绣兔头帽,一款是传统的下坠两个绒毛球,另一款则是结合了现在流行趋势设计的可动耳朵的兔头帽。大红的底色上围了一圈白绒毛的边,黄色的绣花纹和五彩缤纷的兔五官,让整个兔头帽看起来憨态可掬、惹人喜爱。
  李银惠自学习西秦刺绣开始已有30余年了,她师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爱姐,刺绣作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成为闫家村的一个乡村文化旅游特色产品。近年来李银惠开办了千阳县仟惠工艺品合作社,她的刺绣更是通过网络平台为许多人所熟知。
  提起这个兔头帽和之前许多大受欢迎的刺绣工艺品的成功,李银惠坦言:“我也没有什么秘诀,只是做好两件事,一个是守正创新,另一个就是和群众多沟通,了解老百姓最喜欢、最想要什么作品。”李银惠说,在设计兔头帽的时候,她其实也犯了难,兔子作为十二生肖之一,在之前的西秦刺绣中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和范本,想在此基础上做出新意并有所突破委实不易,于是她将目光投向了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和一些近年来的流行元素,结合西秦刺绣的古老工艺,在精心研究了色彩搭配之后,终于打开了创作思路。
  而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李银惠对自己的高标准就先让她碰了壁。“第一次做出来之后我很不满意,总觉得哪里缺了什么,于是我询问了之前喜欢我作品的很多人的意见,听了他们的看法,我才终于修改出了这个满意的作品。”抚摸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兔头帽,李银惠笑着说,“好作品好工艺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脱离群众,群众喜欢的才是我想做的作品。”
  李银惠精心制作的兔头帽也受到了市场的认可,仅仅一天,她就接到了50多笔订单,前几天更是十分火爆,大家的喜爱让李银惠干劲十足。“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通过我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西秦刺绣、爱上西秦刺绣。”李银惠说。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