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关路九冶家属楼 “南关路片区要改造了,这是多好的事呀,等改造好了,我们还回来住。”12月12日下午,市区南关路老居民袁旭东、赵莲英老两口收拾完东西,暂时搬离南关路,期待南关路的新面貌。宝鸡市中医医院院长江奎在南关路长大,他对记者说:“我生在南关路,长在南关路,听说南关路要改造,特别高兴。这里改造难度大,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改造南关路,确实是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的务实之举。”
记者走在南关路立交桥上向下望,南关路市场熙熙攘攘,做小吃的、卖蔬菜的、经营水果摊的、开缝纫铺的……市场两侧是密密匝匝的民居,如同楔子一样塞满了南关路,民居之间以近乎无缝的方式延伸成片。为优化人居环境,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日前,南关路旧城改造项目正在推进中,南关路即将旧貌换新颜。
高低起伏的烟火巷
从南关路南端向北走,一路几上几下、高低起伏,尤其走到九冶家属楼附近,记者发现这栋楼的第四层与南关路立交桥的路面持平,让人联想到山城重庆。
南关路二组居民马晓明在这里生活了70年,曾是南关村会计,他说:“南关路的变化我看在眼里:这里曾从菜地变成闹市区,然后又从‘红火地’变成了陈旧的‘城中村’。政府这次要好好改造它,我打心眼里高兴,这将是南关路的又一次大变化。”马晓明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南关路一片到圆门洞西边都是菜地,三十多户人家散布在菜地中间,铁路附近有莲花池,人们种菜栽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运司’‘九冶’等企业相继在南关路上盖起了家属楼,红旗路也修好了,这里人慢慢多起来,成为热闹地区。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地段高,南关路地段低。1958年以前,我们从南关路到中山路要从铁路上穿过,先上坡过了铁路,然后下坡到长青路,再上坡到中山路。过铁路时,要等铁路工人吹喇叭、放杆后,行人才能过,大家听惯了‘咣当咣当’的火车声。直到有了铁路桥洞,行人才不和火车‘抢路’了。”马晓明的回忆,将人的思绪拉回到过去老宝鸡的生活情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省二建家属院、路灯管理处家属院、河滨影剧院家属院等建筑陆续扎根南关路。到了上世纪80年代,马晓明家的土房子换成了砖房子。建筑多了,人多了,集市随之兴盛,周边县区的人来赶集,喜欢到南关路逛,认为这儿的东西物美价廉。及至今天,豆花泡馍、面皮、瓜子的香气,依然弥漫在南关路,为这条老街巷增添了市井烟火气。
老楼背后的故事
有民居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南关路代表性建筑有宝运一村家属院、九冶家属院等。
在每个老家属院里,都有不同的老故事。江奎院长说,他一家三代十几口人曾生活在南关路巷子里,在他的印象中,如今的南关路居民老年人多,老楼老路生活起来很不方便,尤其上厕所是一大难题,有的住户上个厕所要走将近一公里路。
记者下了立交桥,从南关路市场边拐进去,可以看到“宝运一村”小区,这是宝鸡市第一运输公司的家属楼,当地人叫“一运司”。小区深处有一栋颇有年纪的老楼,80岁的宝鸡市第一运输公司退休职工袁旭东说:“这栋1号楼是上世纪50年代盖的,几乎是宝鸡最早的楼,过去很引人注目,现在这栋楼垂垂老矣,没有双气,管道老化,已经不能住人了。”
袁旭东介绍,上世纪50年代,经二路上几乎没有楼房,这栋苏式楼建起来后,在一片平房中间特别醒目,大有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这栋楼现在看起来并不高,共三层,有四个单元,一层人共用一个厕所。让人想起了过去老宝鸡人住的筒子楼,一廊串多户。66年过去了,这栋老楼见证了“一运司”的发展,也“目睹”了南关路的变化。
从宝运一村出来沿主巷往北走,在铁路桥两侧可以看到陪伴老九冶人的九冶家属楼。这几栋楼离大桥很近,一楼与桥面高低差有十几米,楼北侧刻的两条标语至今清晰醒目。
在“九冶”工作了37年的佟光达谈到,上世纪60年代,中冶第九工程公司响应国家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来到宝鸡,几百个说着东北话、山西话、上海话的“九冶人”在南关路来来往往。佟光达回忆,当时桥下那一片是垃圾场,九冶人按照“多快好省”的口号,把垃圾搬走,肩挑背扛在这里建起了生活基地。曾在九冶当材料员的张兴梅说:“4栋居民楼竣工时,可以说是这一片最漂亮的楼。现在已是破旧的筒子楼,上厕所难,老人也多。”
佟光达说,后来,九冶人在宝鸡建桥、图书馆等,用行动诉说了那个年代企业互帮互助、支援地方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风尚。
老住户的新期待
“等南关路改造好了,我们一起回来,还做街坊。”这句话,是袁旭东、赵莲英、佟光达等南关路老街坊之间近日来常说的话。在他们眼里,南关路陪伴了自己大半生,也将是自己安度晚年的处所。
南关路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如今,南关路社区共有居民7153人,有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员多的特点,拆迁工作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张兴梅谈到,目前九冶家属院里的街坊们搬离得很快,到饭点时小区里的炊烟少了许多,仅几户人家正在收拾东西。
采访当天,巧遇78岁的赵莲英老人交旧房钥匙。赵莲英说:“这次搬迁政策好,服务细致,效率也高,我和家人都挺高兴的。我们期待看到南关路的新样子,毕竟在这儿生活了几十年,有感情啦。”
江奎感慨地对记者说,如今,这个经二路上最后的“城中村”即将动工拆迁,对曾生活在这里的老住户而言,展现的将是一幅新生活的美好画卷,让人非常期待。旧城改造,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重组空间肌理的同时,能够提升旧城区的社会功能和生活品质,实现宝鸡市这个曾经的中心区再次飞跃。
走在南关路立交桥上,望着桥下飞驰而过的火车,看着曾风光一时的老楼,以及巷子里上下蜿蜒的道路,让人不禁感慨:时光荏苒,时代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城市在变美变好的路上亦将行进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