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体育周刊
第05版:金融之窗
第06版:广而告之
第07版:要 闻
第08版:本市新闻
标题导航
|
我市13个村成为省级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
面对面访客户 “走出去”抢订单
技改不停步 产能翻一番
快行动 抢先机 拓市场
尽早完成接种筑牢免疫屏障
集众智谋创新 攻克“卡脖子”难题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我市13个村成为省级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
本报讯日前,省委文明办印发《关于公布陕西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名单的通知》,我市渭滨区高家镇晁峪村、金台区金河镇永利村、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等13个村,被确定为陕西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今年5月,陕西省启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经县(区)推荐、市级审定、省级评选,我市金台区金河镇永利村、渭滨区高家镇晁峪村、陈仓区县功镇翟家坡村、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宝鸡高新区燃灯寺村、岐山县凤鸣镇堰河村、扶风县法门镇美阳村、眉县金渠镇宁渠村、陇县东南镇纸沟村、千阳县草碧镇罗家店村、凤县红花铺镇永生村、太白县桃川镇杨下村、麟游县崔木镇崔木村13个村,获评陕西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深入实施“一所一站”“一街一榜”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工程,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史馆、幸福院、志愿者服务站建设力度。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倡导简办红白喜事,探索建立孝道“红黑榜”。此外,加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丰富的文化公益活动,有效巩固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本报记者邵菲菲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