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深度宝鸡
第03版:深度宝鸡
第04版:广而告之
第05版:要 闻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持续提高防控科学精准水平
凝聚合力 共谋发展
发挥教育督导效能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线上宪法宣传掀热潮
坚决整治疫情防控层层加码和一刀切
带领蜂农做大甜蜜事业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凤县红花铺镇一村民——
带领蜂农做大甜蜜事业
陈小军查看蜂箱
本报讯搞农业不懂技术和市场就很难打翻身仗。日前记者在凤县红花铺镇采访时了解到,当地农民陈小军通过嫁接资源,成立合作社,解决蜂蜜量产和销售问题,带动群众致富,受到大家好评。
凤县红花铺镇地处秦岭腹地,气候温润,是生产正宗山花蜜的好地方。近年来该镇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结合土蜂产业投入少、周期短等优点,倡导当地群众大力发展土蜂养殖产业。陈小军是红花铺村人,他自己有养蜂技术,经常和村民分享养蜂经验。借着这一优势,2016年他成立了凤县秦岭凤蜜园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致富能手带农户模式,集繁殖、饲养、防疫、收购、包装、销售于一体。合作社经常组织社员到蜂产业发展好的地方考察学习、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农民,向大家普及养殖方法。经过不断努力,合作社吸引力与日俱增,现已有93户蜂农,其中低收入家庭有32户。
几年间合作社共养殖土蜂2300余箱,采的蜂蜜多了,销路就成问题。陈小军先是在淘宝上注册店铺,售卖土蜂蜜,后来雇用专业的运营公司,注册“羌人羌味”商标,吸引了很多人从网上买他们的产品。后来他又加入视频售卖平台,精心拍摄短视频。现在一年销售蜂蜜量达3000多公斤,蜂农平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大家从“甜蜜事业”中尝到了甜头。
本报记者魏薇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