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郑晔
家庭一日三餐,酒店推杯换盏,这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常见场景。可是,对一个城市而言,由此产生的烂菜叶、剩菜、果皮、骨头等厨余垃圾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据市垃圾分类办统计,我市仅市区每天的生活垃圾产量就达到1000吨以上,其中厨余垃圾占40%左右。那么,大量的厨余垃圾都去了哪里呢?
在我市试点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厨余垃圾经过先进的处理方式,变成新型的有机肥,“化作春泥”又滋养出新的蔬菜,完成了一趟神奇的“生命之旅”。11月16日,记者来到我市两家厨余垃圾就地化处理中心,一探究竟。
小区先分类集中来处理
上午九点,金台区大庆路片区最大的集贸市场——秦岭综合市场繁忙的早市已接近尾声,环卫工开始清扫和收集摊点上的烂菜叶、果皮,这些集中堆放的厨余垃圾,就会被运送到一墙之隔的金台区厨余垃圾就地化处理中心。这个200多平方米的处理中心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绿色的盆栽、白色的墙壁,丝毫看不出和臭不可闻的垃圾有关。“每天下午,我们还要在市场集中清运一批厨余垃圾。”现场的工人告诉记者。
而到了下午四点,一辆播放着垃圾分类知识的小型垃圾运输车,定时把周边小区的厨余垃圾送到这里,等待集中处理。
金台区作为全省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区,经过三年的宣传引导,辖区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已经初步养成。除了秦岭综合市场的厨余垃圾外,这个处理中心还负责收集周边2公里范围内小区的厨余垃圾,每天处理的厨余垃圾总计达到3.5吨左右。
变身有机肥实现减量化
厨余垃圾集中到这里,就开始一系列“变身”。
首先是人工分拣。垃圾桶从上料口送到分拣台后,工人把其中的塑料袋、酒瓶等其他垃圾分拣出来,将需要处理的厨余垃圾投进粉碎机进行粉碎,挤压脱水(见上图),然后再将挤压掉水分的“垃圾渣”送入发酵池进行12小时的密封发酵。“我们采用的是国内主流的‘好氧发酵’技术,利用好氧菌对厨余垃圾进行快速生物降解,每10吨厨余垃圾可出1吨营养土。”金台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陈惠玲介绍说,此外,中心还对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这样一来,10吨厨余垃圾,最终剩下的只有1吨生物质有机肥,真正实现了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据测算,这个厨余垃圾处理中心自2020年底建成以来,已让2500吨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今年7月,陈仓区建成了我市第二个厨余垃圾处理中心,年可处理厨余垃圾5000余吨,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闭环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垃圾变肥料前景更广阔
“瞧,这一大片白菜、萝卜,施的都是‘垃圾肥’。”当天下午,记者在位于市区长寿沟的金台区大件垃圾处理中心看到,一片荒地被工人平整后,种上了白菜和萝卜,而这些蔬菜生长,施的就是厨余垃圾处理后产生的有机肥。工人顺手拔了一根萝卜,清洗干净后切开,又甜又脆,令人口齿生津。
记者看到,厨余垃圾处理后的生物质有机肥呈黑色,没有异味,像黑土地一样松软、肥沃,便于家庭养花及田野种植施用。据了解,这块试验田是金台区对厨余垃圾处理效果的一个检测地,从夏天的豆角、秋天的辣椒到冬天的萝卜,通过实验,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方向将更加明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人人掩鼻的废弃物,到滋养蔬菜的“肥料”,看到厨余垃圾这一整套的回收利用过程,记者深深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这生动说明了,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只要每位市民都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让垃圾有“家”回、回对“家”,就能让更多的垃圾变成资源,为节能减排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