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筑牢压舱石守好粮袋子
——陈仓区全力抓好粮食安全生产的实践与探索
    在陈仓区东关街道西秦村,大型农机收割玉米。

  唐宝军庞文渊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近年来,陈仓区立足区情,精准发力,主动作为,不断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鼓励支持小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生产托管等多种形式,参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形成以农民合作社为中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的农业产业体系。本报即日起对陈仓区粮食安全生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三个方面予以报道,敬请关注!
  霜降过后,笔者走进陈仓区渭北旱塬慕仪镇,只见平展展的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从地里钻出来的麦苗,仿佛绿色地毯,铺展在广袤的田野上。这是陈仓区筑牢“压舱石”、守好“粮袋子”,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粮食规模化生产模式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陈仓区在“农业强区”实践与探索中,把粮食安全生产作为稳住“三农”基本盘的重要抓手,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
  据陈仓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区收获夏粮38.05万亩,其中小麦37.82万亩;夏收粮食作物总产12.34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1.22%,小麦较上年同期增长21.66%;春播夏播粮食作物24.94万亩,秋收粮食作物总产9.84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8.64%,再创新高。
  喜人的态势,得益于陈仓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依托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创新生产经营模式等措施,稳面积、提地力、提单产、增效益,筑牢了粮食安全生产“压舱石”。
  政策发力:守好粮食生产“责任田”
  陈仓区委书记马霄说:“仓廪实,天下安。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命根子’,我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好粮食生产‘责任田’,扛稳政治责任,把粮食安全生产与乡村振兴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一同考核,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调动种粮农户积极性,推动耕地、项目、资金、技术向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聚集。”
  对此,区上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粮食规模化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建立领导包抓、干部包片责任体系,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周调度、月推进、季评比、年考核工作机制,稳住“三农”高质量发展基本盘。
  为了解决撂荒地问题,区财政列支1000万元奖励种粮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出台《陈仓区2022年扩种夏播秋粮奖励办法》,种植粮食作物根据规模每亩奖励20至35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规模种植奖励节水灌溉设备;种植大豆5000亩奖励专用机械购置费用补贴20万元……八条奖励措施,让群众种粮保地“有收益、不吃亏、多得利”。
  项目支撑强基础。整合资金920多万元,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和移动喷灌项目,整修灌溉水渠120公里,新修农业节水灌溉生态陂塘47个,维修机井44眼,购置移动喷灌设备153台,打通农业灌溉“毛细血管”,让农田“解渴”。
  整镇托管:让种粮户吃下“定心丸”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为了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我们在周原镇、慕仪镇创新探索粮食生产整镇托管服务模式,就是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土地托管选择权交给农民,加快粮食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提高种粮规模效益,真正让种粮农户吃下‘定心丸’。”陈仓区委副书记、区长马小锋说。
  周原镇、慕仪镇素有“陈仓粮仓”之美誉。随着近年经济结构的变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谁来种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陈仓区按照“政府主导、盘活资源、整合项目、能人带动、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思路,把粮食生产托管服务作为突破口,由合作社或农村经济股份公司统一生产、统一技术、统一分配;村委会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参与。
  怎么托、如何管?区农业农村局指导慕仪镇先行先试,成立粮食生产作业托管服务领导小组,镇长担任组长,农办主任和各农机、种植等农业合作社理事长、村主任为成员,明确责任、相互协作、强化管理,并与信誉度高、服务能力强、作业质量好的农机合作社签订意向书,确保粮食生产托管服务落实到位。
  项目是托管服务的重要抓手。区上整合农业项目资源,把两镇作为“试验田”,创建示范应用平台,建立协作推进机制,开展关键技术集成和联合培训,逐步推进整建制土地托管服务。区农业农村局依托乡村振兴项目,对土地托管的经营组织和农户进行补助;农机、农技中心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粮食高产创建、小麦条锈病防治、玉米增密度技术、现代农机化装备技术推广、农机化服务能力建设等项目;农经站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促使种粮户主动加入土地托管服务行列。
  为了提升托管服务能力,区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后在周原镇建立5个、慕仪镇建立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完善制度、拓宽领域,实现了全程服务有机械、设备存放有场地、机具维修有厂房、会员交流有场所、技术培训有教室、服务有规范的目标,做到让政府放心,让种粮户省力、省钱、省心。
  整合资源:“田保姆”成为“贴心人”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上,区农业农村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利用项目支撑,在粮食托管中,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使用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先进农机具,先后引进推广美国凯斯2304拖拉机、德国克拉斯青贮饲料收获机、六旋翼遥控植保飞机、灭茬深松多层施肥精播机、小麦免耕宽幅播种机等先进农业机械80多台,引进大型粮食烘干机械2台,促进了农机装备现代化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整体质量和综合服务能力。
  为了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区上探索土地流转、土地全托、环节托管“三种模式”。土地流转模式,由村集体负责流转土地,农民与合作社签订合同,防止产生“撂荒地”;土地全托模式,由村委会组织协调,小组签订托管协议,农户确认托管环节、托管面积以及托管费用,将农户分散的土地统一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合作社统一种植、植保、施肥、收获全套服务,满足劳力长期外出打工、没有精力种地家庭需求;环节托管模式,由合作社与种粮户签订协议,对深松、植保、收割等环节实施托管服务,为留守妇女、老人家庭提供“保姆式”服务,改变了农民打工和务农“两头忙”的现状。
  以周原、慕仪两镇为例,现已拥有各类农机具8018台、自走式高效植保机22台、无人植保飞机10台、粮食烘干机3台。播种、收获机械化水平均达到100%。
  利民秸秆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九利建立了集土地托管、饲料加工、农资经营等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农机具146台、流转土地423亩、托管土地2.17万亩,年创利润300多万元,实现每亩粮食节约成本235元,建成了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监管系统,成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其经验在全省推广。
  筑牢“压舱石”,守好“粮袋子”。当前,陈仓区农业农村局上下正在按照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聚焦“陈仓崛起”这一目标,以勇于变革、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永不懈怠、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干出实绩、干出精彩,奋力书写陈仓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