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广告
第03版:党建理论·本市新闻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今日高新
第08版:本市新闻·广告
标题导航
|
讲述好家风的物件(上)
一个革命烈士的公文包
一封地方学者的旧家信
一张77年前的毕业照
一把爷爷耍过的关公刀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张77年前的毕业照
本报记者张琼
这是一张拍摄于1945年8月1日的初中毕业照(见上图),黑白照片中有50多名师生。凤翔区陈村镇王堡村人张万辉说:“照片上的人是当时流亡王堡村的郑州师生,合影地点就在我们家门口。抗日战争时期,老一辈张家人热心救助同胞,将张家大院腾出来给师生居住,留下了尊师重教的好家风。”
细看这张老照片,上面有“8月1日”“第二届毕业学生摄影”等字样。照片中,学生们端正挺拔站于前,老师站在后排。师生身后是一排“阔门脸”的高大房屋,房屋前有大树,这便是闻名乡里的张家大院。张万辉拿出《风雨桃李情——郑州难童学校暨圣德中学回忆录》等资料,讲起70多年前发生在张家大院的一段历史。1944年4月,日寇入侵郑州,郑州难童学校暨圣德中学(郑州市第五中学前身)800余名师生处境危险,学生是从几个难民所集中起来的流亡儿童。当年4月18日,校长吴惠民带着全校师生撤离,经过2个月的艰辛跋涉,落足凤翔王堡村。
“父母跟我讲,校本部就设在自家大院里。当时,张家大院有七八个院子,屋舍200多间,容得下八成师生的住宿,其余人住在村上庆照寺、北镇宫等地。”张万辉回忆。张家大院在当时颇有名气,它是清末布匹富商张三仲的宅院,张家人乐善好施,热心接纳、帮助了这批流亡师生。1944年7月,学校在张家大院复课。张万辉从家中老人口中得知,当时孩子们学习生活条件很艰苦,用破条板当桌椅,许多学生打着地铺。到了冬天,孩子们的毛笔冻住了,得用嘴对着笔头哈气,笔才能用。实在太冷,便喝放有辣椒和盐的白开水,又辣又热借以驱寒。即使条件如此困难,孩子们也没有放弃学习,并且相互帮助,年纪大点的学生帮年纪小的学生梳头发、洗衣服等。师生热爱学习、吃苦耐劳、互帮互助的样子,张家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提供帮助。日本投降后,1946年2月,这批郑州流亡师生离开王堡村返回郑州。
如今,张家大院已不在,从这张老照片上依稀可以看到这座西府老宅院的模样。张万辉说:“前几年,常有郑州那批学生来家里寻找当年生活学习的地方。他们紧紧握住张家后人和村民的双手,感慨当年同甘共苦的经历。”为纪念这段历史,张万辉保存了许多相关资料,村上还修建了讲述这段往事的石碑,目的就是把这段援助同胞、互帮互助的好民风好家风传下去。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