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3版:专题
第04版:广而告之
第05版:要闻·广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椒香满园(小小说)
农民工开上小轿车
母亲的春天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母亲的春天
◎靳秀萍
“妈的手术很成功,你放心吧!”弟弟在电话那头兴奋地说着。这一刻,我绷紧的神经倏忽间松弛了下来,母亲又躲过了一劫。
自去年母亲的腰病愈来愈重,执拗的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姐弟担心,买来艾草自己在家针灸,直到有一天不能下床。接下来的日子,她在凤翔、宝鸡之间住院、转院,往返奔波却都收效甚微,母亲对住院治疗变得极度排斥,因为这些治疗都没能减轻她的痛苦。
母亲的生活几乎不能自理了,她坐不下、躺着疼,只能趴在床上吃饭,走不了几步路就得停下来歇息。家里的床头柜、茶几,甚至餐桌上都被母亲的药占满,每一样都是满怀希望地买来,却又在母亲吃完后,让我们陷于失望中。我不顾母亲的反对,将她送进宝鸡的一家专科医院。“除非手术,别无选择。”门诊医生斩钉截铁地告诉我。“可您母亲有严重的心脏病,手术还是有风险的……”医生的话又让我陷入了两难。
一周后,在省城工作的弟弟将母亲接去了省城大医院做完了所有检查。弟弟在电话中告诉我,经过医生的全面评估:可以手术治疗!这微弱的希望曙光令我喜出望外。我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兴奋又提心吊胆。
就在我沉浸在母亲手术成功的喜讯中时,弟弟又打来电话,这个电话不亚于一场晴空霹雳,令我呆呆地怔在原地,满脑子都是母亲不可能有危险!不是说手术很成功吗?为什么还要在ICU抢救?
“姐,医生让通知家属,万一发生意外……医院等着家属签字呢!”弟弟在电话里催促道。
“签吧!我们要相信医生,相信医院。”瞬间,我感觉脊背发凉,只能和ICU外的弟弟一起焦急等待。终于等来了弟报平安的电话,听说母亲病情稳住了,我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这些年,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那年劳动节前,母亲因脑出血晕倒在田里,幸亏附近干活的邻居们及时发现。舅舅背着母亲到医院时,却交不齐住院费,等父亲凑够住院费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一周后,母亲病情稍稍好转,就闹着要回家,她是怕花钱。那次,母亲住院20多天,花了7000多元的治疗费,这对我们家来说真是一笔巨款。后来几年里,为了还清这一笔费用,父母亲拼命干活,母亲的背一天天弯下去了。
从我们姐弟参加工作后,家里的日子也宽裕起来,可母亲又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吃药成为母亲生活的必备,为了减轻我们的负担,父亲四处打零工。那一年,母亲高兴地告诉我,她享受了国家的慢性病救助政策,每年能报销一千元的医药费,这下她心里的大石头可算能减轻些了,看着她脸上露出笑容,我也开心极了。
这次,母亲在ICU已经住了三天。我从父亲电话中的语气,感到他又在为医药费的事忧心,他说一天的费用就得上万元,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呢?为此,父亲还去找了主治医生,希望尽快将母亲转入普通病房,我理解父亲的担忧,他怕给我们姐弟增添太多的负担。
看着母亲一天天好转,我们全家都心生感激。“妈的出院手续我已经结算了,一共3万多块钱。”小弟把结算单发到了家庭微信群里,3万多元?不会吧?不是说前几天费用就超过8万元了吗?还不包括在ICU的费用,我们姊妹几人在群里疑惑地询问着。
“真是3万多元!因为妈的情况符合新农合大病报销的条件,所以妈这次住院的自费项目结算下来就3万多元……”弟弟解释道。
“像你母亲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民,花最少的钱却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条件,如果不是在新时代,怎么会有这样优厚的医疗待遇?”父亲激动地给我们姐弟说。
如今,母亲已能自如地活动,暮年的母亲又迎来了她生命的春天。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