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本市新闻·广告
第04版:大数据之窗
第05版:体育周刊
第06版:金融之窗·广告
第07版:文 化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文明城市的色香味
急时调得动 需时用得上
结对帮扶送苗木助力宝陵添新绿
守护心理健康助力公益事业
巧用核酸贴宣传交通安全
聚焦突出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聚焦突出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
——访市政府办二级调研员、市职转和营商办副主任李周祥
本报记者马庆昆
抓经济就要抓产业,而抓产业关键一环就是抓营商环境。我市如何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近日,市政府办二级调研员、市职转和营商办副主任李周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以来,结合市委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我市深入解决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问题,积极践行“围着企业转、跟着项目跑”的服务理念,努力营造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李周祥说,我市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相继制定了《宝鸡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全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稳增长、促发展、保就业、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坚持统筹兼顾、系统推进,高标准实施了一批改革创新举措,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截至9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5.9万户,较商事制度改革前(2013年)增加了两倍多,年均增长35%。2021年我市营商环境便利度评分87.62分,高于全省1.7分,位居全省前列。
李周祥说,当前,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招商轻服务、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不到位、企业发展困难解决不及时、企业诉求反映不够顺畅等。为此,我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市场主体的迫切需求和老百姓的民生实事,坚持不懈提效率、强监管、优服务,全力以赴破难点、疏堵点、解痛点,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便利度、满意度、获得感。同时,建立完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专班机制,大力开展重点签约项目回头看活动。对已签约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市县级协同建立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的工作机制,加快了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查摆有无新官不理旧账等现象,及时兑现承诺。截至9月底,全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02个,实现到位资金1512.58亿元,分别占年度任务的95.13%和93.59%。新开工项目86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7个,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李周祥表示,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舒适感,全市建立完善了项目协同推进机制,结合落实“链长制”,持续做好领导干部包抓联系重点项目工作,完善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下气力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建成投产率和经济贡献率,今年已为154个重点项目建立审批服务台账。常态化做好政策梳理,对近期出台的各类助企纾困政策,对涉企普惠政策实行分类梳理和标签化管理,主动精准推送政策。同时,加大政策解读宣传力度,开设“稳增长政策”专题栏目,指导企业用好用足财政、金融、税收、社保、就业以及政府采购等政策。并整合政务服务网、智慧宝鸡App、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宝鸡发布”微博、微信、网民留言等线上线下渠道,共受理企业群众反映诉求58.5万件,办结58万件,办结率达到99.1%。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过推行容缺后补、绿色通道、预约办理、帮办代办、视频踏勘等方式,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供便利服务。将审批事项由127项精减为47项,申请材料减少64.2%,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实现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审批再提速。为提高群众满意度,开展了“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活动,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赴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现场接听市民热线电话,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现场研究部署改进措施;各县区、各部门主要领导定期到一线窗口,“零距离”服务企业群众。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