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用心用情用力谱出发展进行曲
——麟游县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综述


  金秋十月,渭北旱塬的麟游县,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常丰镇的千亩苹果红透了“脸”,农民笑开了颜;九成宫镇的大棚菜每天直达西安,社区工厂人声鼎沸,群众坐着通勤车“上班”,家门口当“蓝领”,不领日薪拿月薪;两亭镇在电厂、煤矿的辐射带动下,群众过上了楼上“安居”、楼下“乐业”的新日子;一路走过招贤镇,村村景色美如画……
  今年以来,麟游县以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1+5”工程谋篇布局乡村振兴,抢抓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全力以赴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如今的麟游县,群众的口袋“鼓”了,产业的路子“宽”了,村里的景色美了。乡村振兴,提振了全县干群发展的精气神,麟游人也用实际行动为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的目标交出了完美答卷。
  谋新篇“1+5”工程“奏出”乡村振兴“最强音符”
  对于麟游人来说,2018年是该县一个重要时间节点。这一年,经过全县干群的不懈努力,麟游县终于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近年来,麟游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付诸行动,继续做好巩固提升工作,持续激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
  副市长、麟游县委书记李武发说,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国之大者”,麟游县各镇各部门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用心用情用力抓好乡村振兴工作。
  今年该县结合县域特色,精准定位、靶向施策,制定出台《麟游县推进“1+5”工程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确保全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
  “我们要通过推进以巩固成果提档及产业发展提质、生态环境提优、乡风文明提升、基层治理提效、富民强村提速为重点的‘1+5’工程,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该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同志说。
  “1+5”工程,在麟游县发出了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最强音。
  蹚新路产业兴旺搅动乡村振兴“一池活水”
  沿着蜿蜒通村路,走进位于九成宫镇西坊村的农业示范园区,一排排大棚在山野间整齐排列。棚内,辣椒、葡萄等作物已收获完毕,棚外,株株颗粒饱满的苞谷随风摇曳,工人正忙着采摘、搬运。
  这茬玉米掰完,今年在园区的工作也就算彻底结束了。正在田地间作务的该村二组村民张文丽说:“我家有15亩地,能不能打下粮天说了算,一年收入不稳定。现在把地全部流转到园区,自己和家人来这打工,一年算下来收入5万多元,挺好!”
  西坊村的农业园区是该县“东部苹果西部菜,中部畜牧+药材”产业布局中西部菜的代表。园区流转的3000亩土地用于种植高山冷凉蔬菜,到了7至8月的采摘季,每天有400多人在园区务工。
  自去年底麟游县结束不通高速的历史后,每天从这里运往西安的蔬菜一车接一车,周边的群众也从看天吃饭变成上班挣钱,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九成宫镇的群众虽说土地流转出去,但好歹还能在园区干农活挣工资,可位于两亭镇煤矿附近的崖窑村村民,如今家里找一把锄头都成了“奢望”。
  该村党支部书记练林德说:“地都流转出去了,咱全村346户1200多名群众,或外出务工、或就近在煤矿上班,每个月少说也能挣个两三千元,都不种地了。如今村民都住进了移民搬迁点,家家都是庭院式平房,户户都有小车,基本上告别了农业。”
  农村人过上城里人的日子,这在麟游县已不是稀罕事。“十三五”期间,麟游县建成13个安置社区和42处集中移民搬迁点,近1.4万名群众告别在山区分散居住的苦日子。
  南坊新城移民搬迁安置社区是该县一个大型安置社区,群众在这里不仅生活方便,工作也有了着落。
  2019年夏天,李永莉一家三口搬进南坊新城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就近在社区工厂上班的李永莉说:“花了7500元,我们住进60多平方米的宽敞新房。如今,自己在家门口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孩子在隔壁的小学念书,丈夫也能安心在外务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目前,麟游县共引进8家社区工厂,吸纳500余人就业,其中超过三分之一为移民搬迁户和脱贫劳动力。
  搅动乡村振兴“一池活水”,关键在于产业兴旺。该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我们安排6710多万元财政衔接资金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全县苹果、蔬菜面积分别稳定在3万亩、5万亩,猪牛羊饲养量达到29万头(只),养殖中蜂2.6万箱。同时海大集团酒房生猪养殖基地建成投用,常丰苹果、西坊蔬菜两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进展顺利,建成桑树塬等3处冷链物流设施,崔木东沟生猪养殖基地、西安泰禾10万羽蛋鸡场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
  “全县上下要鼓足干劲、聚力攻坚,以更务实的作风和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面对乡村振兴这一“大考”,麟游县县长郑文娟的回答掷地有声。
  展新颜乡村建设勾勒乡村振兴“斑斓色彩”
  驱车从旬凤高速良舍口驶出,第一眼看见的村落就是九成宫镇良舍村,宽敞平坦的公路穿村而过,路两边垂柳摇曳,垃圾箱随处可见,太阳能路灯笔挺矗立,还有那整齐划一的民居白墙青瓦,好一派新农村风貌。
  前几年,这里却是另一番模样。62岁的张聚年是良舍村良舍组村民,因为常年在家,所以村子变化的点点滴滴他都记在心里。张聚年说:“以前路也没有现在宽,路边荒草能有一人高,没有污水管道,更别提有明亮的路灯了。县上投资1000万元专门给咱拾掇环境,没想到老了老了,咱住的地方大变样了。”
  这是该县在实施生态环境提优工程,做美乡村中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县大力整治人居环境,积极落实落细“拆、清、绿、建、管”举措,接续推进五年行动,打造市级示范村15个,建成九成宫镇良舍村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同时实施国土绿化4.2万亩,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落地建设。
  今年,该县不断探索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基层党建红旗村”“产业发展红旗村”“乡风文明红旗村”“美丽村庄红旗村”的“四面红旗村”争创活动。目前已首批评选出7个“红旗村”,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招贤镇招贤村是该县评选出的乡风文明红旗村,该村常年依托道德大讲堂、农民夜校等阵地,在退休教师、退休村干部中招募志愿者,成立村民学校,为全村群众开展公民道德、文明礼仪、法律、健康等义务教育培训,同时在村上成立志愿服务队,随时帮助有需求的群众。
  “我们还创造性推出‘家规家训上墙,乡风文明有传承’‘选树身边典型,争先创优有榜样’等一系列有特色的活动,让乡风民风有大的转变。”该村党支部书记赵东平说。
  今年以来,麟游县持续实施乡风文明提升工程,通过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活动,对农村随礼、办席、彩礼等进行监督,评树“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等方式,引导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心无旁骛抓落实,放开手脚干实事。麟游人正在用实际行动,努力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拓展,乡村振兴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