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聚焦目标走好绿色建造之路
碳双
——我市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亮点扫描
    宏昇·如意茵香科技智慧生态康养社区项目工作人员介绍墙体保温层结构

    蟠龙·观山堂进行钢结构吊装施工

  本报记者鲁淑娟
  没有取暖设备,寒冬也能过上温暖如春的生活;
  不用混凝土现场浇筑,盖楼就像“搭积木”,省时又省力;
  不消耗煤炭,“土壤空调”节能减排;
  ……
  如今,在我市,这些建筑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一一成功落地,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走进我们的生活,在助力节能减排的同时,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作为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建筑业的绿色化转型升级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环保相关精神,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探索近零能耗建筑等多样化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建筑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步伐,向“双碳”目标快速迈进。释放政策红利稳步推进绿色建筑布局
  走进位于市区石鼓山下的石鼓观山堂小区,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光导照明系统、雨水收集再利用等技术,处处体现了“绿色”概念,诠释着绿色建筑的要义。
  这是我市唯一一个三星级绿色建筑小区,建设完全按照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在运行使用阶段倡导绿色物业管理及节能运行体制,力求实现从设计、施工到运行的全过程绿色建筑管控。小区工作人员介绍,楼内的供热、供冷和使用的热水来自被誉为“土壤空调”的地源热泵系统;绿化用水、道路冲洗使用的是雨水收集系统净化后的雨水;地下车库照明使用光导照明系统,即使是阴天,也可以利用太阳光进行室内照明;所有门窗采用隔热断桥铝型材和中空玻璃,具有节能、隔音、防噪、防尘、防水等功能,能够更多地减少能量的损失。这些创新技术的加持,使得建筑在为人们提供健康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随着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低碳节能已成为建筑业的新风向。为加快绿色建筑的发展步伐,我市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宝鸡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2020年-2022年)》,提出了我市的绿色建筑创建目标,并从绿色建筑的立项、规划、监管、评价、验收等多方面入手,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引导本地企业实施绿色建筑工程,鼓励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同时,为激发绿色建筑主体的积极性,我市为3个绿色建筑典型项目争取省级奖励补助资金676.75万元。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自2021年起,我市市区范围内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市住建局认真落实《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组织专家对12个项目进行线下评审,对3个受疫情影响的项目进行了线上评审。全年新开工绿色建筑总面积191.1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比达到60.89%。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引路、资金补助等措施,我市打造了宝鸡大剧院、宝鸡市文化艺术中心、天玺台小区等一批高质量绿色建筑代表项目,全市绿色建筑占比稳步增长。
  “搭积木”式建房引领绿色建筑新趋势
  建筑业是践行“双碳”的主战场,而装配式建筑则是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日渐成熟,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慢慢变“绿”。
  市建筑节能和勘察设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峰介绍,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用构件(如楼板、墙板、楼梯等)在工厂进行标准化批量制作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拼装而成的建筑。简单来说,装配式建筑项目就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能够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
  日前,记者在位于蟠龙新区的蟠龙·观山堂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几栋钢结构建筑已经拔地而起。与传统建筑施工现场不同的是,这里没有耸立的塔吊,见不到大规模的建筑模板,取而代之的是一件件成品梁、板、楼梯等预制构件。工人们操控吊车吊起一个个预制构件,像搭积木一样拼装在一起,建筑的主体结构就显现出了雏形。
  “项目建设所用的建筑构件在工厂的流水线上成型之后,再运到项目工地现场装配。施工现场没有明显扬尘,不但整洁安全,而且用工也很少。”项目经理杨非介绍,建筑物的主体框架、楼板、屋面、内外墙全部采用了装配式构件,装配率超过85%,构件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不仅使工程质量得到有力保障,相比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建筑工期缩短50%以上,减少粉尘和建筑垃圾达80%以上,碳排放量降低35%以上,主体建筑材料85%以上可回收再利用。
  推广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中、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相关要求,我市积极行动,先后制定了《宝鸡市装配式建筑建设发展实施细则(暂行)》《关于进一步明确装配式建筑单体装配率要求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报建的建设项目预制装配率达到30%以上。
  市住建局按照文件要求将装配式建筑纳入建设工程审批环节,采取调研督导、外出考察、示范引领、基地建设等工作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我市装配式建筑占比。2021年,我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53个,总建筑面积110.66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24.61%。
  “迈”向超低能耗绿色被动房破茧欲出
  建筑的碳排放主要通过建材生产、建材运输、建筑施工、建筑运营、建筑维修、建筑拆解、废弃物处理7个环节构成全生命周期的排放。数据显示,建筑全生命周期排放中,运行阶段占最大比例,约为60%-80%。因此,推动建筑的绿色运维意义重大,而超低能耗建筑在后期运维上有独特的优势,正成为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那么,超低能耗建筑是什么样的呢?9月23日,记者来到我市重点培育的首个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宏昇·如意茵香科技智慧生态康养社区一探究竟。
  “超低能耗建筑也称为‘被动房’,是一种兼顾极佳的室内舒适度和超低的建筑能耗的解决方案。它能在不用暖气,极少使用空调的超低能耗情况下,保证室内处于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恒洁的舒适健康生活环境,比现行国家节能标准再节能30%以上,节能率达到90%左右,年均每平方米能耗低于65千瓦以下,相比传统建筑年减碳量达到73.25公斤/平方米。”宏昇·如意茵香科技智慧生态康养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被动房有一套技术体系,是其房屋冬夏恒温的奥秘所在。
  首先是高性能的建筑围护结构。普通住宅楼保温层普遍用的是5厘米厚的泡沫板,而被动房的保温采用的是新材料模塑石墨聚苯板,其保温层的厚度是普通保温层的5-6倍,采用双层错缝拼接,减少了建筑冷热桥的产生和气密性的渗漏,就像给房子穿了一层厚“棉袄”。除了墙壁,被动房的房顶、地面也都覆盖了厚厚的保温层。其次,被动房采用了大量的“被动式门窗”,这是一种气密性非常好的门窗,采用三层双中空玻璃,内充惰性气体,玻璃表面镀LOW-E低辐射膜,可吸收更多热量和光线,隔热防寒作用比普通玻璃提升了不少;窗框是铝包木的,不仅美观,隔热性能也较好;外围护还采用了透气膜、隔气膜,保证建筑的气密性,最大限度减少房屋室内外气体的交换速度。这是在冬季防止室内热量丧失、在夏季防止室外热气进入室内的重要一环。此外,还有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气密性设计、无热桥设计等新技术,大幅度提升了建筑用能系统的效率。使得被动房室内温度常年保持在20℃-26℃人体最舒适的温度,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室内空气始终处在活氧状态,为人们提供了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记者了解到,宏昇·如意茵香科技智慧生态康养社区项目已取得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颁发的《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识证书》,并被陕西省住建厅确定为建设管理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目前,项目一期12万平方米正在如火如荼加快建设。下一步,市住建局将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在项目一期试点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将该项目二期打造成陕西省首个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区,为宝鸡市建筑行业实现碳中和探索出基本思路和实施路径。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