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飞船进入浩渺的太空,靠什么进入精准的轨道?答案是传感器。而这种高精密惯性传感器正是出自宝鸡。
石油钻机在8000米深的油田作业,如何准确探测地下的情况?答案还是传感器。这种较为常见的压力传感器同样出自宝鸡。
当你用手机观看视频,视频随着手机的旋转自动调节显示方向;当你夜里去洗手间,智能灯能感知人体温度,自动开关灯……
无论是“撼天动地”的大事件,还是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无一不闪烁着“宝鸡造”传感器的光芒。从50多年前,国家三线建设在宝鸡布局传感器产业,到现在聚力打造中国西部传感器之都,传感器,已经成为宝鸡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力量。
全国领先优化产业新布局
中国第一个传感器专业研究所在宝鸡建立;
中国第一个商品化压阻压力传感器在宝鸡诞生。
在宝鸡这块热土上,见证了传感器产业一系列“第一”。
1965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7107厂在凤县黄牛铺镇动工建设,百余名航天工作者从北京来到深山沟,为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无私奉献。
上世纪70年代,以生产力敏传感器为主的宝鸡秦岭晶体管厂落户宝鸡,并建立中国第一个传感器专业研究所开发研究中心。1977年5月,中国第一个商品化压阻压力传感器系列CYG2-6在宝鸡诞生。此后,经过技术人员不断实践探索创新,成功研制出扩散硅压力传感器。
如今,在原秦岭晶体管厂基础上建设的创新型民营企业——麦克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不断的研发与创新,其生产的压力传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已拥有宝成仪表、烽火电子等一批国有企业以及麦克传感、兴宇腾、恒通电子等一批民营企业,形成了从膜片、线缆、壳体、芯体、敏感元件到变送器的完整产业链,多项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
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传感器及产业链相关企业60余户,其中产值1000万元的传感器企业达到20户,今年上半年产值15.34亿元,全年预计突破30亿元。
“我市制造的传感器不仅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还远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数字经济局(市大数据发展服务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抢抓优势激发产业新活力
宝鸡作为全省传感器产业链的核心承载区,今年以来,省工信厅、科技厅,市政府先后就宝鸡传感器产业链发展进行了密集的调研和政策研究。市数字经济局(市大数据发展服务局)作为传感器产业链副链长单位,先后10余次赴20多户企业、园区开展走访调研,摸清我市传感器产业现状,掌握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并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宝成仪表、7107厂为军工传感器板块“链主”企业,麦克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板块“链主”企业,兴宇腾为智能传感器板块“链主”企业。成立了陕西省首家传感器企业科协和陕西省传感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与中电科集团49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苏州纳米产业园等形成了紧密的战略同盟和产业发展联合体。市数字经济局(市大数据发展服务局)牵头,从市工信局、科技局、招商局、科协、传感器协会、工业互联网联合会和西部传感器产业园等单位抽调专人,组建工作专班,负责产业链发展日常事务;以我市大数据产业专家智库为依托,充实传感器领域相关专家、学者,为产业链提升组建了专业咨询队伍。
今年6月30日,省、市共建西部传感器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大会在我市举办,6家企业现场入园项目签约,投资额达20余亿元。据了解,分两期建设的西部传感器产业园总投资超过20亿元,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传感器产业园,彻底改变我市传感器产业规模偏小、零散分布的现状,实现集群化发展。
前景广阔构筑发展新高地
如今,传感器已经遍布我们的生活,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子、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环境监测、安全保卫、医疗诊断、交通运输、智能家居等方面。可以说,传感器产业潜力巨大,仍然大有可为。
与此同时,传感器产业是我市“一四五十”战略中,构建“45511”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陕西省确立的23条重点产业链之一。作为全省传感器产业链的主要承载地,我市传感器产业面临“有基础、才起步、规模小、实力弱”的发展现状,为加快培育我市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区,打造链条完整、优势明显的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推进全省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正在加紧制定实施《宝鸡市传感器产业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记者了解到,三年行动计划以“拉长拓宽做强”传感器产业链为目标,以压力传感器、惯性传感器为基础,智能传感器为主攻方向,系统性构建智能传感器“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集成”的传感器产业链,营造良好的传感器产业生态,推动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建设。
按照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我市智能传感器及相关产业规模将突破100亿元,形成集传感器技术研发、产业化生产、产品展示、技术交易、公共平台支撑和产学研合作一体化的国内知名的传感器产业聚集区。全市传感器产业工艺水平进一步提升,中高端产品比例大幅提高,行业整体水平跨入国内先进地区行列,成为西部地区传感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