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眉县: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王怀宇
  巍巍秦岭抬头见,清清渭河穿城过。立足于山水之间的眉县,因地制宜,拼搏奋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拥有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农村电商激励县”“全国十佳乡村振兴示范县”等多项“国字号”荣誉,令人称赞。
  如今的眉县,持续砥砺奋进,推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浓墨重彩描绘乡村美丽幸福画卷,聚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魅力新眉县。优化特色实施猕猴桃“果业革命”
  时间进入9月,眉县金渠镇宁渠村村民迎来了丰收:猕猴桃成熟了。这个村1080户人家,种植猕猴桃6500亩,全村仅猕猴桃单项收入人均超过1.5万元。“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宁渠村党总支书记崔建龙说,今年的猕猴桃每亩增产250公斤至400公斤,品质优良,不愁销路。这些都得益于规范建园、科技化标准化种植,尤其是引入了“互联网+果业”智慧信息化平台,水肥、温湿度等信息可以及时掌控。
  崔建龙所说的,正是当前眉县开展的猕猴桃“果业革命”的具体内容,其目的在于提升“亩均效益”。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为做优做强猕猴桃产业,眉县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县上围绕打响“中国猕猴桃产业第一县”品牌,组建了“猕猴桃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眉县猕猴桃学院”,在全国率先研究制定《猕猴桃后整理标准综合体》,构建了覆盖猕猴桃前生产、后整理各环节标准体系,为促进全流程标准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下转第七版)    眉县(国家级)猕猴桃产业园

    齐峰果业猕猴桃包装生产线

    金渠镇果农采摘猕猴桃

    眉县猕猴桃示范园

    横渠镇文谢村村貌

  (上接第一版)
  果业革命,重点在于提质增效。眉县投资891.12万元,实施猕猴桃“四改五提升”(改土壤、改品种、改树形、改模式,提升基础、提升技术、提升品质、提升品牌、提升效益)示范园项目17个4100余亩,实施水肥一体化2674.8亩,土壤改良1312.83亩。同时,围绕建强猕猴桃产业链条,投资10.2亿元实施了仓储物流、科技创新、品牌营销体系建设等七大工程,先后引进千裕酒业、百贤酒业等猕猴桃生产加工营销企业55户,研发生产果酒、果脯、脆片等猕猴桃加工品,年加工销售猕猴桃5万吨,果品附加值得到大幅提升。
  有努力就有回报。如今,眉县猕猴桃品牌价值已达128.33亿元,顺利出口20多个国家。而且,在国内一线城市建成品牌形象店20多个。
  今年,眉县猕猴桃栽培面积达30.2万亩,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年自营出口收入达到1700万元以上,电商销售额突破13亿元,人均猕猴桃收入达到1.5万元。小小的猕猴桃,在勤劳的眉县人手里,被探索和挖掘出无限潜力,成为无可挑剔的“金蛋蛋”“钱串串”,也筑牢了脱贫群众增收基础。
  强化基层实现村集体经济“空壳化”清零
  “村集体有钱了,大家光景好了,我也拿上‘年终奖’了。”日前,在眉县齐镇齐镇村股民分红大会上,排队等待分红的村民白永辉对眼前的情景赞不绝口。谁能想到,五年前这个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空壳村”,如今年收入就达63万元。随之,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8万元。
  “村集体经济强了,群众收入多了,村里矛盾少了!”齐镇村党支部书记沈笃林感叹。据了解,类似齐镇村这种情况,在眉县不是少数。究其原因,是眉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当前,已经实现村集体经济“空壳化”清零。
  近年来,眉县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整合农村资源要素,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积极推行“资金扶持、集体自建、产业经营、项目带动、服务增收”五项举措,成为农民致富的“助推器”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今年,眉县针对乡村安排资金4697.25万元,实施支持产业发展项目49个,产业发展资金较去年增加745.66万元。不仅如此,眉县还积极探索“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的模式,引导支持齐峰、金桥等龙头企业与常兴镇郭何村、槐芽镇槐西村等20个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深度合作,实施总投资2525.424万元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20个,吸引社会资金1525.424万元,实现村企共建共赢的良好局面。
  政策帮扶,资金支持,示范带动……全县掀起了“比学赶超”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热潮。各村级组织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采取招商引资、租赁承包、土地及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增加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金渠镇依托河底村注册成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民小组以土地资源入股,村民利用金融政策以定额参股。营头镇新河村利用村委会广场院落,发展物业经济,实现变“闲”为“宝”。常兴镇郭何村盘活集体闲余土地59亩,通过“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方式,让群众“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利”,惠及群众648户,用“集体福利”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壮大集体经济,让村干部工作有劲头,村民致富有盼头,全村上下有奔头。目前,眉县87个村(社区)围绕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发展、仓储物流等方面,计划投资2.3亿元的壮大集体经济项目228个;横渠村、李魏村、红星村等3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0万元。
  提升环境
  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
  金秋时节,走进金渠镇范家寨村,村子里新建了文化一条街、生态文化广场、农耕文化园……“我们要把全村打造成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范家寨村驻村第一书记赵伟坚定地说。
  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已经成为眉县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目标与任务。
  乡村治理,首先从加强思想道德入手。全县8个镇街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7个村建立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并依托21个家风馆、33个乡风文明一条街,开展倡导文明新风文化活动,群众文明素养得到大幅提升。
  在农村人居环境中,有两件事属于“老大难”:污水和垃圾。今年,眉县强力推行“厕所管护数字化”“以镇街为单元的农村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以猕猴桃下剪枝条为主的植源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大创新模式,实施280万元的农村户厕改造后期管护示范县建设项目,投资2450万元新建日处理能力25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2座,新建农村生活垃圾焚烧站5座,达到日处理生活垃圾80吨;又投资2.3亿元建成低碳环保的生物质颗粒新型燃料场,年回收利用各类农作物秸秆3000余吨,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秸秆焚烧乱堆乱放等问题。
  “我们村每户都有无害化卫生厕所,生活污水也实现了全收集全处理。”横渠镇文谢村党支部书记张满满说,村里的污水通过管网进行收集,进入氧化塘,再通过生态系统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后,用于浇灌花卉苗木或排放。
  “垃圾围村、垃圾围河”这种影响农村环境的瓶颈,在营头镇被彻底打破。这个镇除了新建一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站(日处理10吨)之外,还探索出户入桶、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四级联动”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被确定为省级镇域生活垃圾治理试点镇。
  乡村工作千头万绪,需要齐心协力;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久久为功。眉县以“农民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抓手,以“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为引擎,坚持“月调度、季通报、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党委政府、行业部门和驻村帮扶主体责任。县上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县每季度召开考核流动现场会,进行综合考核评分,对排名前三的镇村现场分别奖励10万元、7万元、5万元,对排名靠后的两个镇村,镇街主要领导在县电视台表态发言,形成了比拼争先的良好氛围。
  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而今的眉坞大地一场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热潮已经掀起,一幅产业旺、环境美、乡村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本版照片由石宝军拍摄)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