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老爷岭
千年古道忆繁华
◎李拴伍
  
  穿越老爷岭,是我与同事谋划的愿景。
  老爷岭,距凤翔城区近三十公里,凤翔人叫北山,泛指自西向东、曲折绵延而过的凤翔北部山岭,是凤翔的北部屏障,也是凤翔海拔最高之地。从地理意义上讲是陕甘两省、陇东黄土高原与关中渭河平原的分界岭,也是雍凉古道(凤翔至甘肃)丝绸之路必经地。
  老爷岭古时是军事要隘,有“得老爷岭得半个关中”的说法。从唐代开始,雍凉古道就是凤翔通往甘肃平凉、宁夏固原的官道,它还是一条商贾之路、文化传播之路。自明清以来,商旅西来驮运皮毛、青盐、药材等货品,来到凤翔,换取棉花、土布、白酒及杂货后,再运到平凉和陇东一带销售。可宋朝以后,全国经济中心南移北上,再加上战争原因,古道慢慢从繁华走向衰落。
  那天,秋高气爽,天气宜人,我们从山脚下的张店村经枣子河爬上老爷岭(中岭)那条古道时,正好是上午九时。站在古道,微风送爽,空气清新,四周青山绿树,身心一下子敞亮了许多。古道之宽能过一车,沙石路面,尽显沧桑。道两旁,松树、洋槐浓密茂盛。南望,祖脉秦岭,高耸的山峰隐约在云雾之中显现,遥远而神秘,头顶蓝天湛湛、白云悠悠,更加高远。再看,宝汉高速也镶嵌在飘忽的云雾中,千阳段那座高架桥若隐若现,像在水墨画中。
  一路行进,回忆尽是故事。祖辈、父辈们曾踏着这条古道,寻求生存密码。小时候,我跟随大人也在这条道上爬滚,去老爷岭打山桃、拔野韭菜、挖柴胡黄芩等药材。那山、那水、那人和那情早已镌刻在于记忆深处。如果思绪前移,我想,古道定不失繁华,士卒百姓、学子商贾、官宦仕人,在马蹄声声中,迎往春夏秋冬,商贸交易,游走四方。上世纪80年代,甘肃灵台、泾川等地麦客从此道来凤翔支援三夏,与老陕同结友谊。
  三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老爷岭,登上了凤翔高地,再南望,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心中似乎有了把酒临风的豪情。初秋的老爷岭,山体经过夏日的炙烤、秋雨的滋养,显得稳重而大气、威武而有灵性。站在峰顶放眼,山岭纵横,沟壑清晰,满眼苍翠,西望是千陇大地起伏的绵绵山峦,北望,目之所及是麟游、灵台逶迤跌宕的壮美画卷,大自然总是大气布局,如此的壮美。
  十多年前,一直是林场守护站。如今,护林站前移,但房舍齐好,行人可随时歇脚避雨。从老爷岭向北有一段下行的土路,穿梭于绿树之中,路和小溪像淘气的小孩,一会儿亲密相绕,一会儿斗气远离,我们步履铿锵,有时碎步急走,有时大步缓行,饶有兴趣地前进着。一路画卷般的平畴田野,成了吸引我们前行的动力。在近两个小时的不间断行走后,我们来到了酒房镇,一个雍凉古道上的重镇,深山中曾经飘逸着醉人的酒香,有“核桃之乡”“药材之乡”之美誉。坐于酒房镇,眺望来时之路,我们历时近七个小时,徒步七十多里路,完成了从凤翔到麟游的地理穿越,一次时空穿越,思绪纵横千年,而历经千年风雨,沐浴在夕阳余晖中的老爷岭,是那样的宁静安详。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