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群众唱起陇州小调。(资料照片)云西平摄 李秉文
一
我手里捧着厚厚一沓陇州社火小调的记录稿,一种激动的情感在胸中升腾。
这不仅仅是因为华夏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最高奖项——“山花奖”的桂冠戴在了它的头上,更重要的原因是它的机体里流淌着祖先滚烫的血液,跳跃着他们坚强不屈的生命律动,激扬着他们争取自由、谋求幸福的思想浪花,闪烁着他们追求真理、创造艺术的智慧光芒。它是极具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文化,是一部陇州人民亲手书写的活历史。
二
第一首陇州社火小调是谁唱出来的,已经无从考证,历史走得太遥远了,我们只能揣测,那个人或许是一个硬邦邦的汉子,他穿一件粗布棉袄,腰里别着一个长杆旱烟锅,双手长满了古槐皮般的老茧,铜铃般的眼睛放射出火一样的光芒。
他就是祖祖辈辈生长在陇县这块土地上的汉子,血脉基因里回荡着陇州人独有的腔调。这些土腔土调携带着陇州人忠厚老实、朴实无华的禀性。它用方言土语,述说从泥土里刨出来的故事,抒发从田野里冒出来的情感。
不能变腔调是唱好陇州社火小调的前提。陇州方言既不同于关中的秦声秦韵,又与陇东的言语有显著区别,它的鼻音比之关中话稍重,较之陇东话又显轻,牙齿不用咬紧,卷舌发音,大部分后鼻音被读作前鼻音。近些年来,一些年轻人用“洋话”唱小调,反倒唱得不洋不土,丢失了小调的底气。一些近年加盟陇州的人士,语音还没有“土化”过来就跟着学唱小调,唱出来的小调找不到泥土的芬芳气息。可以说,没有陇州方言就不会有陇州社火小调的韵味。
虽用“泥腿子”的腔唱“下里巴人”的事,但陇州社火小调却是陇州人民语言的诗化,比喻、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衬词、衬句等皆被他们活用,使它土而不俗,感情真挚,亲切怡人,便于传唱。
三
陇州社火小调是当地人民的精神象征。
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陇州人民将对假恶丑的痛斥与对新生活的向往唱进了小调里;新中国成立后,陇州人民更把真善美作为小调不可或缺的基因。因此,把追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始终作为小调的灵魂。
仁义礼智、忠奸孝悌、善恶美丑、爱恋戏谑、传说故事等内容成了他们创作的“原材料”,一经“小调”加工传唱,便成了滋润人们心灵的养料。
陇州社火小调的表现形式也别具特色。仅固定板式曲调就达十多种,辨析唱词的内容主要有这几类:有表达对幸福生活向往的调;有以恭贺、道喜、礼赞为主,烘托气氛的吉庆祥和调;有表现钟情友爱、颂扬人性大爱的痴情钟爱调;有歌颂尊老爱幼、和睦邻里、扶危济困的孝悌感恩调;有以传唱历史人物、讲述英雄功绩为主的崇拜颂功调;有反映幽默风趣、乐中有情的趣雅调;还有按照戏剧脚本里的人物角色、故事情节编成戏剧进行表演的曲调。这些小调各具特色,看似相去甚远,却都述说着人民生活最真实的方方面面,唱出了人民心底最质朴的声音。
四
陇州社火小调“土”得像刚从泥土里刨出来的一块砖、一片瓦,但正是它这最地道的旋律,让它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历久弥新、愈发醇厚。长短句巧妙结合、多段词反复出现,这些都是它将陇州方言活用的体现,也是它生动感人的奥秘所在。
陇州人把小娃叫小狗狗,把拉手叫拉手手,把山坡叫山坡坡……句子的重复、单字的叠用,都增加了歌词对事物表达的力量和对感情传递的贴切程度,是陇州独有的“土特产”;同时它又将如渭水般细腻委婉的声韵、西北少数民族飘逸的腔调融入了创作,使之更加悦耳怡人。
五
以月份或数字起段,是陇州社火小调的一个显著特点,体现着陇州人民敬畏天地的朴素情怀。
季节是农历的灵魂,也是农历生命机体中的基本骨骼框架。祖先们掐着指头盘算出了二十四节气,世世代代的农民将之奉为圭臬。啥时种瓜、啥时点豆、啥时收麦、啥时播秋,都被牢牢刻在了人民的心间,稍有错失就要歇锅吊梁、喝西北风。他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口袋里装的全是光阴。而小调里惜时如命,没有年月数码就不开口的特点,正是陇州人民敬畏天地、珍惜光阴的最好注脚。
六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文化生活贫乏,用社火小调来宣泄情感,苦中找乐。他们把生活中的琐事、新事,不论悲喜,都被拣选加工,创作成小调。这些小调取自生活,或褒扬,或鞭挞,因此最接地气,深受欢迎,可谓无人不听、无人不唱、无所不乐,逐渐形成了“一人唱,全家帮;一村唱,满山吼”的局面。
陇州社火小调的表演形式更是争奇斗艳:有单曲独唱、对唱、众唱、一领众和;有多曲调,既说又唱,与乐器、锣鼓伴奏相间演唱的;有在街巷边走边演唱的;有在临时搭的舞台上单曲或逐曲演唱的等。这些灵活多样的表演让陇州小调不拘舞台,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在当下精神娱乐方式极大丰富的网络时代,陇州社火小调继往开来,以无可替代的地域性优势与兼容并蓄的包容特色,依然生生不息、发扬光大,深受大众喜爱和认可,并吸引着更多年轻人传唱改编,展现着陇州社火小调经得住历史考验的独特魅力。
陇州社火小调的传唱,是祖祖辈辈讲述给我们最动听的历史,也是陇州劳动人民几千年创造力与智慧的结晶。勿忘传承之使命,牢记服务群众之初心,将陇州社火小调唱出特色、唱响世界,是我们当代人对这份文化奇迹最真挚的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