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拉虎发明的新型苹果纸袋 本报记者郑晔
都说搞发明是科学家的事儿,可在我市凤翔区范家寨镇盐坎村,却有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黄土地获得发明的灵感,钻研改变农家生活的发明。在瓜果飘香的九月,记者来到这个农民发明人的家,倾听他与发明的故事。
一个痴迷发明的农民
“你找魏拉虎?知道,不是个一般人!”得知记者找魏拉虎,村民们纷纷夸赞,这个草根发明家可谓远近闻名。
魏拉虎自幼内向,热爱思考。虽然只读到初中,但木工、瓦工、焊工的活儿他样样拿得起,大到成套的家具,小到称手的农具,他都能做得像模像样。特别是他无师自通学会了修锁开锁,更为他在乡邻中积攒了人气。
农村人家里大都用的弹子锁,不管哪家丢了钥匙都找魏拉虎,只要他到场,一只手用身份证或者名片试探,一只手拉着门框轻轻晃动,短短几秒就能顺利打开。时间久了他发现,这种锁子不安全。他一边担心村民的财产安全,一方面想着如何改进传统的锁具。没想到,竟让他给做成了!2012年,他无师自通发明出一种高智能多功能防盗门锁,并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据他说,这种防盗门锁四面防盗,不仅适合普通家庭安装,更适合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重点防盗机构使用。
有了这个来自于平常生活的发明后,魏拉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大家都知道,凤翔苹果美名远扬,而范家寨的苹果更是以色泽红润、味道酸中带甜著称。魏拉虎的第二个发明,就与当地的这一主导产业有关。
每年4月,苹果长到乒乓球大小的时候,要给苹果套袋。这种袋子分里外两层,外面是类似牛皮纸的遮光袋,里面是红色的蜡纸。到了9月中旬,采收前约30天的时候,要先将外层遮光袋撕掉,而内层的袋子还要在苹果上套7-10天,这样既可促进着色,又可防止果实日灼。在当地,传统的两层纸袋需要专业人员去套,而到了9月果农撕掉外层遮光袋的时候,又很容易带下内层的袋子,影响苹果的商品率。
如何做到内外袋互不影响呢?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后,魏拉虎在原有的苹果套袋侧上方开了个小口,相当于把袋子“系”在苹果上,再把袋子折成枕头形,这样,在取外袋的时候,就像给苹果袋脱去外衣,还能保证内袋不受影响。2017年,他顺利取得了《一种外桶型苹果纸袋制造装备》发明专利。
消息传来,周围的果农纷纷跑到魏拉虎家,看到他这个既熟悉又不熟悉的新发明,纷纷向他跷起了大拇指。
一个与众不同的小院
魏拉虎的家坐落在盐坎村四组,走进大门,就像走进了一个小型工厂。大门口的走廊里,放着一台5米多长的机器。门口的厢房里,从成捆的浆纸、蜡纸到各种小型加工机,应有尽有。
为了让当地果农能尽快用上这种新型苹果纸袋,拿到发明专利后,他就一直在研发相应的机械。
他用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两万元买来一个二手果袋制造机,再花一万多元买来专用纸;又从废品收购站买来淘汰的自动麻将机,把所有的零件拆下来,一点一点加工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纸袋造出来很容易。魏拉虎稍一学习,就能自己操作买来的二手制袋机,造出合适的纸袋。但造出来的纸袋还要从桶装折成枕状,单靠人工效率太低,他又开始琢磨,如何造出一台专用的折袋机。
魏拉虎说,这些年,老伴在外地带孙子,他就一心沉浸在发明的乐趣之中。在他的床头、桌边,放满了各种图纸和零件,不管是深夜还是黎明,只要想出来一个点子,他就爬起来开始试验。“老魏不抽烟,也不打麻将,一辈子就爱手里折腾个零件,就由他去吧。”魏拉虎的老伴说。
一个产业振兴的梦想
等不及折袋机造出来,今年3月,到了苹果套袋的季节,魏拉虎自己动手,折出了近千只专利苹果纸袋。然后,他骑着摩托车,在村里挨家挨户宣传,并亲手示范新型纸袋的套袋方法。
眼下,到了检验魏拉虎的新型苹果纸袋的时候了,魏拉虎带记者到一户村民的果园里一探究竟。“拉虎的苹果袋,空间大,便于苹果生长,你看,比旁边的苹果大了不少呢,颜色也好看!”村民张大娘顺利地撕去外面的纸袋,露出一只还未上色的白苹果,大为惊叹。记者看到,折成枕状的新型苹果袋,给了苹果生长更大的空间,在撕去外层纸袋的时候,只需要轻轻一拽,外袋剥离,而内袋丝毫不会受到影响。
“这些年,农民给苹果套袋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呢,我一直想改变这个现状。”魏拉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传统的苹果套袋一个3分8,技术人员套一个袋子就得6分钱,套袋期间,果农还得给人家好吃好喝、臊子面管够招呼着,负担太重了。“如果我的专利纸袋能够成功生产出来,果农自己就能套袋,可以省下不少钱呢!”尽管目前,自己的专利还无法大规模应用到苹果产业中,但是,魏拉虎有信心尽快造出配套的折袋机,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这不,这两天,他就和技术人员联系,准备去外地学习技术。
因为热爱,已经步入老年的魏拉虎依然思维敏捷、脚步轻盈,望着地里成片的苹果园,他充满感情地说:“我做梦都希望我的专利发明能早一天用上,为咱宝鸡的苹果产业发展壮大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