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锁娃的部分蝈蝈笼作品 本报记者马庆昆
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的蝈蝈笼子,不用螺钉、铁丝,单靠“鲁班锁”就将整个蝈蝈笼扎得结结实实。而且,蝈蝈笼样式各不相同,有“别墅”“三层楼”“大雁塔”等,构思巧妙。其中,最高的一个高1米多、共16层,有10个独立空间,环环相扣、笼中套笼,非常精巧。这些都是我市传统手工艺人董锁娃的作品。
退休后圆了儿时的梦
今年77岁的董锁娃是凤翔区彪角镇人,受当时条件限制,跟小伙伴学做蝈蝈笼是他儿时唯一的游戏。“比我大的孩子开始不愿意教我,我就偷偷看他们是咋做的,记在心里,回家再慢慢琢磨。”董锁娃说,他上班后,在铁路系统连续做了30多年的车工,由于技术过硬,其间还被单位派到国外学习了两年,他能把蝈蝈笼做好,与他从事的工作不无关系。
1995年退休后,董锁娃全家搬到了市区居住,除了接送孙子上下学,他把时间都用在了做蝈蝈笼上。董锁娃制作蝈蝈笼,全部用“鲁班锁”锁上去,多数人掌握不了其中的奥妙。
“谁能把我的蝈蝈笼手工拆开,不破坏一个‘零件’,再原样恢复,我就把蝈蝈笼送给他!”近几年,在市区长青路跳蚤市场、东二路街边,董锁娃肩挑十多个蝈蝈笼,并用独特的“摆擂”方式,宣传自己的传统手艺。“在宝鸡能做这样蝈蝈笼的人很少,我退休二十多年了,还没遇到来拆我笼笼的人呢。”董锁娃说。
把蝈蝈笼做成“大工程”
“现在养蝈蝈的人少了,我做蝈蝈笼主要是看着好看,送给亲戚朋友,他们都挂在客厅或者书房,当艺术品来欣赏。”董锁娃讲起他的蝈蝈笼如数家珍。在他家客厅的阳台上,摆放着40多个大小不一、样式不同的蝈蝈笼,有养一只蝈蝈用的,有养多只蝈蝈用的;有左右两个笼相连的,有上下两个甚至多个笼相连的;有圆形的、方形的、多棱形的。而且,每个不同样式的蝈蝈笼,董锁娃都起了好听的名字,左右分别是独立空间的叫“两间房”;上下是三层的叫“三层楼”,“楼”里边还有蝈蝈生活的“客厅”“卧室”“餐厅”等。
在董锁娃所做的蝈蝈笼中,一个高1米多、共16层“超豪华型”的最引人注目。这是他2020年7月开始做的,用了3个月时间才完工,共用了880多个构件。底部四个独立的空间相连,叫“四合院”;二层是一个大面积的独立空间,是“活动室”;最上面的一个独立空间是“瞭望台”,董锁娃给每层都起了名字。家里人还买来小彩灯,缠绕在蝈蝈笼上,打开电源,彩灯闪烁。“要做就做最好,不断超越自己,结构越复杂、构思越巧妙越对自己有挑战性!”董锁娃告诉记者,这个蝈蝈笼,有不少人想出高价收购,都被他拒绝,他想在适当的时候捐赠给国家,让更多人欣赏。
为传承贡献一己之力
在董锁娃家,卧室的小阳台就是他的工作间,专用桌子、凳子、刀片,各种制作材料、半成品堆得满满当当。材料好才能把东西做好。董锁娃做蝈蝈笼用的材料非常讲究,他精心选购粗细均匀的竹子,再手工削得粗细一致,存放一定时间后才能使用,这样不易变形。每个蝈蝈笼要用几十根甚至上百根竹子,用刀子刻出凹槽,再按一定顺序一环一环扣上去,小蝈蝈笼一周可做成,大的要用近一个月时间才能做好。
“关键技术就在组装时的顺序,这是比较难的。”董锁娃说,传统方法做蝈蝈笼,把这么多材料用“鲁班锁”锁在一起不容易,懂得方法和动作熟练缺一不可,要能坐得住,耐心细致,不能急,还要多动脑子,多做新东西,锻炼多年才能学成。
“不能让传统手工艺失传!”董锁娃说,见到他蝈蝈笼的人,几乎都睁大眼睛仔细欣赏,赞叹他的技艺精湛。随着他制作蝈蝈笼的名气越来越大,有此爱好的人遇到难题就到他家里来请教,董锁娃很高兴,每次都耐心教授,直到对方学会为止。
因为住在渭滨区,最近,渭滨区文化馆工作人员来到董锁娃家,见到了董锁娃制作的蝈蝈笼,观看了制作过程,采集音像和图片资料,正在为他用传统手工艺制作蝈蝈笼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董锁娃说,如今像他这样制作蝈蝈笼的人越来越少,眼看这么精巧的技艺和物件即将失传,非常可惜。他要在有生之年把老手艺免费传授给有学习意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