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思和老伴崔秀玲 李春思的红色纪念章 纪念章铭刻历史,记录着党的光辉历程;纪念章带有温度,铭记着共产党人的光荣与梦想;纪念章传承精神,红色血脉薪火相传。
抗美援朝纪念章、光荣在党纪念章、三等功军功章……一枚枚红色纪念章,不仅是共产党人李春思一生的荣耀,更是这个家族最为珍贵的传家宝。7枚纪念章见证峥嵘岁月
8月16日下午,记者在李春思的孙子李俊乐的带领下,来到渭滨区东二路的李春思家里,感受这份红色情怀。
李春思今年99岁高龄,虽然表达和行动能力有限,但老人看起来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看到记者,李春思的老伴崔秀玲高兴地拿出家里珍藏的纪念章,摆在红布上。记者看到,有1950年的华北解放纪念章,有1951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颁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还有1953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体颁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除了这三枚纪念烽火岁月、沧桑过往的纪念章外,还有近年来中共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陕西省委老干部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盛典纪念章。
“老伴儿还有个三等功的军功章,搬过几次家,有些就找不到了,现在就剩下这7枚了。”崔秀玲遗憾地说道。
李春思出生于安徽阜阳的一个农村家庭,十几岁时就参军,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李俊乐说:“小时候常听爷爷讲抗战的故事,爷爷说他们所在的部队是第一批入朝的部队,战士们白天伏在雪地里,听着美军的飞机在天上轰鸣,炮弹在身边爆炸,渴了就地捧把雪解渴,饿了吃炒面充饥,挨到夜色降临,才能行军作战。”
李俊乐说,在一次冲锋过程中,爷爷李春思的大腿被一枚弹片击中,到现在那枚弹片还留在体内,每到下雨天就隐隐作痛。负伤后的李春思回到了大后方,伤口刚长好,就主动要求再次入朝。
“第二次入朝,爷爷成了一名炮兵,因为长期受到炮击,爷爷的听力受到了很大损伤,但爷爷说,他从未后悔过,因为这些伤疤就是他最好的勋章。”李俊乐说。一家三代4名共产党员
李春思在部队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转业后,按照组织分配,来到如今的陕西电子凌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从事后勤服务工作。在工作岗位上,李春思依旧保持军人作风,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而且真诚勇敢、热心助人。不论是单位的同事,还是小区邻居,但凡谁家有困难,他都会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时间一长,大家都称李春思是个热心肠的“贴心人”。
在李春思的教导和鼓励下,崔秀玲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工作中他们相互探讨,生活中他们相濡以沫,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引来周围邻里的称赞。
“爷爷教导父亲要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在爷爷的鼓励鞭策下,父亲工作不久后入党,也为军工事业奉献了40年。现在,我也进入了凌云电器,成了一名‘军工人’。”李俊乐说,201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他看见一架架飞机“雄鹰”般从天安门城楼上空掠过时,想到这其中就有“凌云制造”,心中无限澎湃。
李俊乐笑着说,通过工作中的优秀表现,自己去年也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小时候,爷爷就教我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党、国家日益兴盛,我在无比自豪的同时,也要为国家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优良家风代代相传
好的家风,就是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在这个党员之家,李春思就是一家人的榜样。
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李春思和崔秀玲更懂得如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李俊乐说,小时候,爷爷就常常提醒他“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爷爷和奶奶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衣服破了,缝缝补补又三年;家里物件坏了,将就一下还能用。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吃饭时把饭菜撒得到处都是,爷爷把我抱下餐桌,严厉地训诫了我,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浪费粮食了。”
崔秀玲说,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啃树皮、吃草根,为今天的生活付出了艰辛努力,虽然现在日子好了,但必须要时刻保持党的优良传统,把勤俭节约当作一种习惯,把艰苦奋斗作为治家格言,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节俭朴素,力戒奢靡。
现在,李春思耳朵虽然听不清声音,但每晚七点依然坚守在电视机前,通过观看新闻关心着国家的发展。“每当看到国家在国防、科技、经济等各领域取得成绩时,爷爷都会自豪地说,这都是共产党带领中国百姓过上的好生活。”李春思的爱国情怀感动着一家人,激励着一家人。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不睡懒觉,不论春夏秋冬,每天早上5点就被爷爷带着去楼下跑操。”李俊乐说,可能就是因为爷爷的自律,以及他对家人的严格要求,让他在学习和工作中更有探索精神,也让他遇事从容,果敢自信。
“爷爷说,伤疤是他最好的勋章,在我看来,他所经历的那段历史始终激励着我们向前,也更让我懂得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来之不易,这份爱党爱国的光与热,我们家族会永远薪火相传。”李俊乐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