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副刊
第04版:要闻·广告
标题导航
|
围绕中心创新方式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这里需要缘石坡道
私家车违停公交站
扫描或识别右边二维码参与“不文明现象随手拍”活动拍了就有奖,红包等您拿
强化责任意识高效完成整治
用忠诚诠释为民情怀
他用真情回报母爱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他用真情回报母爱
——记金台区卧龙寺街道行政西路社区居民杨再学
杨再学用注射器给母亲喂西红柿汁
本报记者黎楠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当你了解了杨再学的故事后,就会觉得这话也得因人而异。
7月19日上午,当记者来到位于金台区卧龙寺街道行政西路社区杨再学的家中时,他正用注射器将打好的西红柿汁一点点地喂给瘫痪在床的母亲,嘴里不停地说:“老妈乖,吃西红柿了,夏天多吃点西红柿好处可多啦……”这情景宛如一位慈爱的母亲在照料襁褓中的婴儿。趁着母亲休息的时候,杨再学向记者讲起了这几年照顾母亲的故事。
杨再学今年54岁,1990年从部队转业回宝鸡,在一家国企工作,上世纪90年代末下岗后,他开起了出租车,虽说劳累辛苦,但收入还算不错,和妻子、女儿也过得其乐融融。2017年,母亲得了脑梗,留下了全身瘫痪、不能言语的后遗症,鉴于病情和年过八旬的高龄,医生判断他的母亲也就半年的光景了,杨再学很伤心,他想,剩下的这些日子一定让母亲过得舒坦些。将母亲接回家后,他便辞了工作,妻子一人在外打工挣钱,他全心全意在家照顾母亲。
杨再学当过兵、开过车,在护理病患方面却是门外汉。面对不能动也不能说的母亲,杨再学无法通过母亲的表情和声响判断其需要,时常是忙了大半天却没忙到点子上。他并不灰心,开始经常往医院跑,请教医生、询问护士,有时也看医护人员怎样照顾这样的患者。慢慢地,杨再学开始上手了,怎样喂饭喂水、怎样擦洗身子、怎样翻身按摩,他都做得得心应手。
在杨再学的努力下,奇迹发生了。半年后,母亲的情况稳定了,可以拔掉胃管、导尿管了,这样一来,杨再学更加忙碌了,一小时翻一次身、两小时喂一次水、三小时喂一次饭,再加上擦洗、按摩、换尿不湿……为了不漏掉任何一项,杨再学每完成一项就在本子上记录下来,五年多来,记录本已积攒了几十本。由于杨再学无微不至的照料,母亲瘫痪至今没得过一次褥疮,病情也没有恶化,医生上门诊疗时都说这是个奇迹。
去年,其父亲也因脑梗导致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杨再学的工作量几乎翻了一倍,但他毫无怨言。他说:“父母养育了我,现在我照顾他们是应该的。父母在,家就在,父母开心,家就幸福了,能有个幸福的家,再苦再累我都觉得值。”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