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小窗口体现大服务
甘泉
  去年以来,为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巩固优化营商环境“门好进、脸好看”成果,破解“事难办”问题,我市一些市县(区)部门纷纷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一些因政策、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在正常窗口无法办理的“疑难杂症”事项,在这一窗口得到了有效解决,受到群众普遍好评。例如,扶风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自去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受理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均已办结,群众满意率达到100%(见本报7月11日三版)。
  为民办事,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所在。但鉴于资源所限或其他原因,并不是所有的事说办就能办。那些一时办不成的事原因很多,有的是违反相关法律或政策“办不了”;有的是缺少某些关键材料“很难办”;有的是办事人员怕担责、不作为“不给办”。“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啥能办成事,主要在于相关部门本着为民办事的情怀和初衷,依据实际情况不断创造条件、创新方式方法,千方百计打通服务群众过程中的各种堵点阻点。可以说,“小窗口”背后藏着“大服务”、体现的是“大格局”。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主要针对的是“疑难杂症”问题,体现了问题意识、问题导向。那么,如何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去想问题、干工作,则检验着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初心,映照着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从以前的“办不成”到“想办成”再到“能办成”,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也是赢得群众信任与支持的过程。让百姓办事心里更有底、体验更便利,体现着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求、政有所为的价值理念。
  反过来,为什么要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除了个别问题属于政策障碍等客观原因外,更多的是否属于主观因素?是否对我们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也是一种警醒?从这个意义上讲,“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只是解决“难办”问题的一个方法和途径,但根本上还是应该驰而不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群众利益无小事。如果从事政务服务的干部都能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群众的事无论好办难办都能办好、无论大事小事都能及时办结,也就不会存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这个特殊窗口了。
  真心希望“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反映的事越来越少!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