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文/图本报记者祝嘉
    从渭滨区高家镇胡家山村唐河景区俯瞰宝鸡峡水库

    游客在千阳县西秦刺绣香包节上挑选香包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意见》提出,推动相关文化业态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有机结合,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
  宝鸡乡村文化积淀深厚、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弘扬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继承传统做大特色产业
  最近,千阳县太阳鸟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的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刺绣产品。据合作社负责人李惠莲介绍,他们的刺绣产品根植传统,具有浓郁的西府特色,深受全国消费者欢迎,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甚至还有外地客商登门洽谈合作。
  以千阳刺绣为代表的西秦刺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阳县以打造“西秦刺绣第一村”为目标,在刺绣历史悠久的南寨镇闫家村建起了西秦刺绣坊,陈列各式各样的千阳刺绣作品,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选购。
  千阳刺绣的走红也带动了刺绣产业的发展,今年端午假期,该县举办第五届西秦刺绣香包节,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香包等刺绣产品数十万件。截至目前,千阳县共有刺绣专业合作社21个,从业人员1.3万人,实现年产值8200万元。
  宝鸡是周秦王朝的肇基之地,根植于乡村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近年来,我市围绕传统文化大做文章,推动“文、旅、体,农、工、商”融合,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在更好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碗臊子面,千年西周礼。”岐山县是臊子面的故乡,早在二三十年前,位于凤凰山周公庙旁的凤鸣镇北郭村,就以臊子面为特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如今,岐山举全县之力做大“一碗面”经济,持续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增强品牌竞争力、影响力,让有三千年文化传承的臊子面香飘九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发源于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距今已有数百年工艺传承。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在该村胡深、胡新明等手艺人的推动下,凤翔泥塑走向全国、亮相海外。近几年,凤翔区大力扶持泥塑产业发展,将六营村打造为“中国泥塑第一村”。2021年,六营村泥塑相关产业综合收入达2600万元。
  立足当下做强优势产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自古以来,文化和旅游就是相生相伴、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作灵魂,旅游难逃千篇一律;没有旅游作载体,文化不免曲高和寡。而文旅融合的关键,就是立足当下、结合实际,找到文化和旅游的契合点,从而达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效果。
  “想不到一个乡村能把历史文化挖掘得这么深、弘扬得这么好!”近日,来凤翔区田家庄镇大塬村旅游的咸阳游客秦云感慨地说。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冯忠虎介绍,大塬村是明代关学大师张默斋的故里,然而长期以来,对于张默斋,村民们只知其名、不知其人。2018年,大塬村以张默斋座右铭“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为名,建起“进学园”,集中展示张默斋生平事迹和思想主张,着力弘扬张默斋勤学、孝悌、务实、仁爱的美德,不仅扶正、净化了村风、家风、民风,更成为该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点睛之笔。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是许多到过太白县咀头镇白云村的游客的共同感受,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风情,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白云村深处秦岭腹地,原本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村民以务农和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前些年,村上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建民宿、造花海,每年夏季游人如织。这些年,村上又积极营造古道文化、民俗文化,让乡村旅游有看头、有玩头,更有品头。白云村党支部书记齐永丽表示,村民积极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人均年收入由3000元增长到1.4万元。
  乡村振兴,重点在产业振兴。近年来,我市将文化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内涵、有品位的文化旅游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业在乡村相互融合,有效扩大了农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放眼未来做靓新兴产业
  这个夏天,渭滨区高家镇胡家山村又火了,游客争先恐后地来这里“打卡”,又吸引更多游客慕名而来。胡家山村紧邻宝鸡峡水库库区,库区水域面积120万平方米,陇海铁路横跨水面,四周群山倒映水中,俨然一幅无须修饰的风景画。去年该村坊塘景区走红网络,吸引本地和周边游客蜂拥而至,今年该村唐河景区又火遍全网,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拍照。
  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为什么能一再吸引游客目光呢?高家镇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胡家山村青山绿水、白墙红瓦,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恰符合城市人“慢下来”的心理需求,而该村也以“网红村”为目标,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紧盯市场需求,发展新兴产业,不只是胡家山村,在我市还有许多乡村放眼未来,下好了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在金台区金河镇周家庄村,玉池公社房车营地吸引露营爱好者纷至沓来;在凤县红花铺镇永生村,“岭南养生福地”这一乡村旅游品牌正在打响;在陈仓区新街镇郝家庄村,姚儿沟写生基地成为各大院校美术专业师生心中的“画乡”……
  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日之功就能达成的,也不是一己之力就能推动的。一些地方在乡村发展中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有的是大拆大建,破坏了乡村风貌,有的是照搬照抄,背离了乡村特点,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提升相关项目规划水平、设计品质、建设标准;同时,还要“政府政策性引导、企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市场化参与”,三方协同,形成合力,才能让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才能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