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慕仪镇齐西村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上门给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 “目前,齐西村的便民服务工作站,已经拓展便民服务事项30多项,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6月14日,在平安宝鸡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会现场,陈仓区慕仪镇党委书记杨亚博向观摩人员介绍说。
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项目认领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全面推行建立“小清单”、搭建“小平台”、建好“小阵地”、化解“小矛盾”、维护“小治安”、组织“小活动”、开设“小讲堂“、制定“小公约”、办好“小事务”、开展“小帮扶”的“十小自治”工作法,从“小”处着眼,在“小”处创新,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群众解决烦心事、揪心事。2021年,全市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99.5%,群众对平安建设满意度达98.19%。
听民声汇民情调动群众“微力量”
“这是我们印制的便民服务连心卡,卡上有20多个服务项目,每个项目都有负责人和联系方式,村民有需要打一个电话就行!”6月14日上午,在陈仓区慕仪镇齐西村便民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据悉,今年疫情期间,齐西村党员领导干部组成志愿者服务队,挨家挨户发放连心卡,为村民提供便民服务。近年来,齐西村围绕“123”便民服务理念,高标准建成村便民服务工作站,拓展便民服务事项30多项,以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为抓手,建立以村委会为主体、群众广泛参与的新型基层治理架构,实现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群众事无小事,基层治理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好群众的大小事情,让群众生活幸福无忧。去年以来,我市针对村社区权责事项不清、协商渠道不畅、监督约束不够等问题,加强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推动自治组织发挥作用。建立“小清单”,理清职责边界,明确村社区在平安建设、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具体任务。搭建“小平台”,普遍建立村居民议事会、小区自治议事会,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3856个,为群众开展议事协商、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提供平台。建好“小阵地”,建设“九室三站一院一馆”,为群众开展各类活动提供场所。建立微信群、QQ群等网上阵地,方便群众参与自治活动。
集民智解民忧化解群众“烦心事”
“我们的吃水问题终于解决了。”日前,记者在岐山县京当镇张家村采访时,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近年来,岐山县京当镇张家村的蓄水池因不能满足村民的日常用水需求,时常出现用水紧缺现象。2021年,该村通过村居民议事会,集中说事、协商议事、分级办事,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张家村2000多名群众饮水紧缺问题。去年以来,岐山县京当镇张家村以调处矛盾纠纷为重点,聚焦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列出清单,逐一讨论研究,并提出解决措施,化解各类“小矛盾”。截至目前,累计解决群众直接反映的各类诉求200余件、解决民生实事50余件。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问题不上交、矛盾不激化。“起初总觉得村里的事和我没什么关系,但是有了议事会后完全就不同了。”村民刘某说。和刘某一样,目前不少村民都积极参与村庄管理,不做“沉默大多数”。
针对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主动性不强、矛盾纠纷排查不深入等问题,2021年,我市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机制。化解“小矛盾”,将全市社区划分为1526个网格,网格员入户走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培育形成“八贤”处事堂等品牌调解组织,吸纳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专家、老军人参与调解工作,去年以来,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99.5%。维护“小治安”,组建“红袖章”志愿者队伍5.5万人,开展治安巡逻、隐患排查、交通劝导,全市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32.3%。组织“小活动”、开设“小讲堂”,开班周礼文化、关学文化等“道德讲堂”,宣扬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的道德风尚,15个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舒民心护民利当好群众“贴心人”
渭滨区经二路街道片区133个老旧小区、77个三无小区,部分小区信访案件层出不穷,物业管理服务矛盾突出。2021年3月起,经二路街道办率先在省内注册成立“我帮你”(581)院落服务合作社,在试点小区推动社区化物业服务,力求把院落内的党小组、自治小组、院落“达人”等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自治组织自管、合作社协管的院落治理“一盘棋”。
渭滨区新宝路社区17号院就从这种创新的思路和做法中获益不少。“曾经这里没‘靠山’,原单位已破产多年;没服务,哪怕是换个楼道灯泡,没个三五天都换不了;一场大雨,三栋楼顶楼先后漏雨,居民只能冒雨买来彩条布遮在楼顶……”新宝路社区17号院党小组成员崔洪武回忆道。得知街道办要推行“我帮你”项目,崔洪武等党员主动找到街道党委,要求加入。去年9月,“我帮你”正式开始接管新宝路17号院物业服务,联合院落党小组和自治小组从细摸排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系列堵点、痛点问题也迎刃而解。
2021年,我市推进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制定“小公约”,推动成立业主委员会、院落楼栋自治理事会,健全工作职责、协商流程等制度,制定居民公约,促进自我约束。办好“小事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协调物业公司入驻或代管老旧小区,打造“红色物业”568家。开展“小帮扶”,建立“我帮你院落合作社”,开展邻里互助。设立帮扶小基金,对遇到突发事故的困难家庭及时援助。对“三失人员”等重点人群,由村社区工作人员结对帮扶,有效防止了个人极端案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