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陈仓区慕仪镇齐西村小伙引进新设备,周边群众——
新小麦直接烘干不再看老天脸色

  本报讯今年夏收,我市出现了采用新技术烘干小麦的场景,而且还出自一位26岁小伙之手。近日,记者在陈仓区慕仪镇齐西村目睹了这件新鲜事。
  眼下正是收麦时节,可很难见到齐西村房前屋后晾晒小麦的情景,只见一辆辆三轮车拉着从地里刚收获的小麦,直接送进一家合作社。“那地方有烘干机,把麦就烘干了,不用再费劲晒麦啦!”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家合作社厉害得很,一天能烘干120吨,还不损伤小麦品质。“我们采用的是新设备新技术,属于低温(38℃至42℃)烘干小麦。”合作社负责人齐昆说,去年他们从国外引进新设备,安装天然气,又接受了技能培训,今年夏收开始大显身手。
  今年26岁的齐昆,是土生土长的齐西村人,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在家人帮助下,他成立合作社,拥有了收割机、播种机、打捆机等70多台农机。“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齐昆说,现在机收机种小麦在农村很普及,但是晒麦却成了头疼事,不仅费时费力,还要看老天的脸色。前几年,虽说一些地方采用机器烘干,可是烘干的小麦品质受到了影响,做出来的食品口感不好,导致粮库和食品厂不愿意收购。“我下决心要学习新技术,改掉这个弊端。”他说,通过到外地考察,他引进了低温烘干新技术,最近就派上了用场,他还准备扩大生产,力争每天烘干小麦超过200吨。
  记者在现场看到,低温烘干设备是由两个高塔和一系列辅助机器构成,使用天然气点火升温,小麦通过管道在内部不断循环,整个过程采用电脑自动控制,烘干后的小麦直接流入库房。此设备一次可烘干小麦60吨,一天烘干两批次,目前已烘干小麦上千吨。据市农机管理部门负责人讲,当前这项烘干技术在全市属于最新的。
  本报记者王怀宇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