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文学周刊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广而告之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新时代青年作家的新使命
岁月入书签
夜读
科幻作品助力科学普及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岁月入书签
◎郝卫宁
平生没啥收藏爱好,书签除外。
几十年攒了一抽屉,每个书签都经历“开光”,或一本书,或一个地方,照亮着成长岁月。
我最早的书签,是糖果纸。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吃块糖不易,糖纸自然舍不得扔,压平收藏,夹在书里。书是连环画小人书,攒一个月零花钱才能买一本,且市面上种类不多,集齐不易,格外珍惜。糖纸夹在每本书最爱看的一页,再看易找,不必折页损书。最喜欢的是刘继卣版《鸡毛信》,跌宕起伏,蓬勃灵动。有一页画的是受伤的海娃,盯着墙角一堆三八式快枪。我把当时最难得的大白兔奶糖纸夹在这页。
小学三年级,报名射击队选拔,如愿入队,学到了两大要领:目标瞄准和屏息静气。参加全市射击比赛,获得第四,奖品除了奖状,还有一袋大白兔奶糖。
第一次拥有真正书签,是十七岁去千里之外的吉林上学,途经北京转车,惊喜发现纸质书签,1毛4,一套手绘《北京风光》,彩色印刷,小而精美,揣在书包随时背着。几年寒暑假途经北京,把书签风景游尽,从此“风物长宜放眼量”。
纸质书签越来越多,最爱两套。一套是《鲁迅笔下人物》,毕业工作后,第一个月工资36块8,买了《鲁迅选集》,外加这套书签,木刻版画,黑白印刷,风骨峻峭,力透纸背。另一套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那年相约几个朋友穷游,行至浙江兰渚山麓的兰亭,停留两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置身“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感受王羲之的游目骋怀,行云流水,一觞一咏,“不激不厉,风规自远”。人生何其乐。
还有花朵制成的书签,惊艳奇绝。有一年去庐山,发现一套书签,是十位诗人关于庐山的诗词,一花一诗,塑封制成。有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有庐山硫化菊花,白居易写诗“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有庐山三色堇花,陶渊明写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庐山金菊花。人生何其美。
一直不喜欢金属书签,觉得离书签本质远了。直到有一年去曲阜孔庙,看到一枚景泰蓝书签,两棵杏树环绕孔子,铜胎掐丝,黄红绿蓝珐琅色釉,霞明玉映。相传孔子常在银杏树下阅读和教授弟子,后人将教诲弟子之地称为“杏坛”。那几年我手中有本无译小书版《论语》,放在枕边时时翻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书签种类中最爱木质,相传古代书签取义于书籍中写有文字符号并具有某种标识作用的竹片。有一年在南京博物院书屋,惊喜发现木书签,或刻字,或雕孔,大道至简,大巧无工。我挑选两个空竹片,刻了两行字: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