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疫情大考后,宝鸡高新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惠企纾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消费恢复、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多点发力,打出稳经济政策“组合拳”。
“真金白银”助企纾困
疫情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不利影响,为帮助企业顺利复工复产,4月初,宝鸡高新区制定8项措施,用“真金白银”助企纾困,给企业复工复产吃下了“定心丸”。
宝鸡高新区积极全面落实中省市降低社保费率、稳岗返还等各项减费降税和助企纾困政策,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电、气、水等,实行“欠费不停供”。支持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对在孵企业适当减免租金,并拿出不少于5000万元支持企业技改投资、项目建设。对商贸企业,在严格落实防疫规定的基础上,加强供需衔接、产销对接、货源组织,加快复商复市,有序恢复市场流通;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重点企业,“一对一”帮扶,特事特办。同时,开辟复工绿色通道,对企业所需生活物资、防疫物资,建立物资保障通道,进行点对点配送、一对一保供。针对企业用人用工问题,举办“直播带岗”线上人才招聘供需对接活动,为辖区90余户企业招聘人才。
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各企业迅速恢复生产经营,生产车间机器飞转,加班加点忙生产。截至4月底,全区225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60.83亿元,同比增长5.6%。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随着生产生活有序恢复,人流物流通道逐渐畅通,高新区重点建设项目也在赶进度、抢工期。
在伐鱼河生态文化公园附近的科创中心等几个建设工地上,挖掘机轰鸣声此起彼伏,一辆辆大型运输车穿梭往来。挥汗如雨的建设工人正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地作业,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场面。
记者了解到,为了给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宝鸡高新区围绕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加快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双随机一公开”、“多规合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联合验收等改革举措,不断深化“最多跑一次”“帮办代办”,加大企业投资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区域评估等措施落实力度。经发局、住建局、自规局、审批局、金融办等部门进一步优化流程,加快前期手续办理,特别是对高端汽车零部件用金属材料制备基地建设项目、高端复合材料结构件生产等项目道路修建配套,汽车配套加工生产线建设等项目“三通一平”,高力时代广场、八鱼镇高新十路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融资贷款,紧盯不放,积极跟踪对接,全力服务保障,力争项目尽快启动、达产达效。
促消费点燃烟火气
初夏时节,宝鸡高新区八鱼镇的大樱桃成熟了。5月20日,宝鸡高新区在八鱼镇举办第十一届大樱桃采摘节暨惠农助农活动,开展樱桃采摘、摄影采风、亲子互动等活动,引导游客到这里打卡尝鲜,带动大樱桃销售。
举办樱桃采摘节只是宝鸡高新区促销费、扩流通的举措之一。为加快商贸经济复苏,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市场迅速回暖,5月初,高新区就启动了“五月与你,高新SayHi”文旅消费系列活动,以消费为引领,以惠民为宗旨,以文化旅游活动为载体,构建“全域、全时、全龄”的文旅消费生态体系。活动期间,相继推出了“宝鸡首届新能源汽车文化节”“为城市打call青年电音节”“丝路文化美食节”等特色主题活动,掀起了一轮消费热潮。
深挖潜力激发活力
连日来,宝鸡高新区先后召开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工作部署会和稳经济工作会,传达学习中省会议精神,抢抓中省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措施的重大机遇,印发《宝鸡高新区稳经济若干政策措施》,从抓项目、扩投资、稳工业、促消费、稳就业等7方面,出台26条具体措施,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盘活存量资产、发挥资产在经济领域中的最大作用,是扩大有效投资、确保实现稳增长目标、化解各级债务困难的法宝利器,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意义重大。宝鸡高新区将在闲置土地、产业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仓储物流、旅游、老旧厂房及区属企业酒店等领域,摸排建立存量资产台账、逐一研判分析盘活途径,加大协作、抓住机遇、补齐短板。此外,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聚焦新基建、城市建设、路网管网、交通等重点领域,谋划包装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一批产业化项目,争取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项目,全力扩投资、稳增长,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