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本市新闻·广告
第04版:市场监督管理
第05版:体育周刊
第06版:金融之窗
第07版:专题
第08版:本市新闻·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
聚力共发展同心齐奋斗
孵化载体应兼顾公益性和市场化
开镰在即丰收在望
绿色骑行倡环保
用好文化资源 打造精神粮仓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孵化载体应兼顾公益性和市场化
魏薇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载体之一。笔者注意到,自去年3月全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全面启动以来,我市推动孵化载体融入平台建设,新增各类孵化载体23家。要使这些载体产生更多优秀“毕业生”,需要其兼顾公益性和市场化,只有不急功近利,持续为小企业提供“阳光雨露”,孵化载体的孵化率才会大大提高。
孵化载体要对成长初期的企业有包容度。刚进入孵化器的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都有不足,需要得到载体扶持。载体除了在减免租金、企业培训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外,也可在技术和市场资源对接上,给企业牵线搭桥,多包容和倾听企业需求,遇到方向跑偏的企业,要及时给予提醒帮助。
孵化载体要增强调动资源的能力。孵化载体如同一个孵小鸡的温箱,其内部需有满足企业成长所需的各种资源养料,所以要积极与各级政府,包括工信、科技、税务等职能部门对接,积极进行机制创新,调动社会资源,根据市场拓展服务功能。
孵化载体应兼顾公益性和市场化。一般载体有健全的企业辅导孵化服务体系,形成了包括项目申报、招商、人力资源、财税法务等一系列公益性服务平台。但有些平台做成了“花瓶”,原因就是公益性功能不凸显,过于急功近利,较高的入驻成本,增加了初创企业的负担。所以孵化载体要有公益担当,以长线思维做载体,在公益和市场化中找准平衡点。可以通过梳理包装入驻企业的项目、拓展融资服务渠道、引入基金公司等方式,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帮企业及时调整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新发展阶段,政府应为孵化载体添一把力,助这些载体功能更优,桥梁作用更显,反应能力更灵,以更好推动宝鸡产生更多创新驱动的“生力军”。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